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从一开始到现在,我的月经量一直都是很少,朋友说我的不正常,她们的量都很多,说她们的是正常的,我很紧张,所以想了解一下,什么样的量是正常的?
发病时间:从开始到现在,大概15岁来的
化验检查结果:无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无
你好,女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换3~5次卫生巾或纸,就算是正常,一般每次月经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过多.正常的应该是每次60毫升.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留意卫生巾的使用量,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假如每次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相反,每次月经一包都用不完,则属经量过少,应及早去看医生
你好,正常情况下,一次月经出血量约为60毫升左右,低于30毫升为过少,超过80毫升为过多.一般来说,经血量少,是由于雌激素水平低而引起的.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的增生变厚,为受孕做准备.如果未受孕,增生的内膜会脱落出血形成月经.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会导致子宫内膜增生得不够厚,月经时出血少.建议及时去医院做激素六项检查一下比较好.
女性的月经周期约28天,一次月经天数为3~7天,经血量平均约35毫升.如果经血量多于80毫升,称为经血过多;如果经血量少于20毫升称为经血过少.
以上是对“你好,我想问一下关于经期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您好!女子月经量的多少因人而异,一般每次月经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过多.正常的应该是每次60毫升.这就需要我们平时留意卫生巾的使用量,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假如每次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相反,每次月经一包都用不完,则属经量过少,应及早去看医生.
祝您健康!G
你好,从医学上来测量,一次月经量30毫升算过少,80毫升是过多.正常的应该是每次60毫升.但平时我们无法去量,不过卫生巾可以帮忙,正常的是一天换四,五次,每个周期不超过两包.假如每次用三包卫生巾还不够,每片卫生巾都是湿透的,就属于经量过多;相反,每次月经一包都用不完,则属经量过少.如果你属于上述中的一种,应及早去看
您好!一个女性月经的多少,其正常范围较大,约在80~100毫升之间.有的女性月经量偏少,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偏少,而其卵巢的排卵功能和分泌女性激素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因此,这些女性仍具有生育能力.另外,有的女性月经量过少,是由于全身消耗性疾病如结核,营养不良,贫血等,或精神因素如紧张,忧郁,恐惧等以及劳累,环境改变等因素引起,这些因素引起的月经量过少,其中有一定比例的女性,也是可以生育的.当然,如果是由于内分泌功能低下,肿瘤,子宫发育不全等疾病,导致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其不育率则会大大增加.
首先月经量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您的身体过于虚弱,体虚肾虚等,如大病初愈,失血或饮食上过度减肥营养不够都可能引起月经量少.
其次月经量少的原因还与口服避孕药或肌注避孕针有关,如果你现在有相应的行为,介意你停止用药,观察.再次由于天气炎热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再加上脾气暴躁会对病情有一定的影响,建议你放松心情,解除烦躁心情,会对你的病情有所帮助.
你可以炖点红糖姜茶,还有不要吃辣的冰的东西,不要受寒气,用热水袋敷小肚子.
以上是对“你好,我想问一下关于经期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您好?正常的月经多为暗红色.如果月经为鲜红,咖啡色,质清淡而色黄,发黑,量少者!您是否存在经期腹痛,从中医角度看是气虚,有寒或有热之故.也可以由于内分泌异常导致的情况?建议您可以选择进行超声检查明确子宫和卵巢发育的情况是否正常?以及及时内分泌检查明确体内激素的情况?可以根据检查明确原因选择治疗方式.
月经周期计算的方法:从上一个月经第一天算起,28天后就是第二次月经期开始,但由于体质,年龄,气候,地区和生活条件的不同,月经周期也会有所差异.在28天前后7天的范围内,都属正常范围.
②指一次月经持续的时间.一般为3-7天.如持续时间延长,或过短,皆属病态.
女性经期不要吃太热性食物
“很多女性认为月经期间应该吃一些温热的东西,例如红枣,阿胶来补血,其实这是很笼统且错误的观点.”妇科专家介绍,经期时候的饮食是很有讲究的,吃对了才能起到进补养生的作用.
月经前应及时调和气血,不能吃太热性的食物,可以服用一点铁皮枫斗,子排,山药(健脾胃),当归,藕(补铁),海带(化痰利尿,通便排毒).
经期时,阴血下泄,阳气偏旺,这时不能吃阳气偏热的东西,例如红枣,阿胶等.
月经后要滋阴养血,补充之前流失的气血,可以煲一些滋补的汤,例如乌骨鸡加枸杞子,红枣汤等,也可以吃子排,山药,藕,当然最好是能够服用滋阴养气血的中药.同时在此期间也可以多吃一些“黑色”的食物,例如黑木耳,黑豆,黑鱼,泥鳅.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