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预防中药: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主要在人类中传播.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潜伏期一般为1-7天,多为1-4天.
临床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腋温大于或等于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二,防护措施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4.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5.尽可能频繁开窗,增进居住空间的空气流动.
6.如果戴口罩,必须正确使用和处置,以确保其效力,避免因不正确使用口罩增加传播风险.正确做法:用口罩仔细遮盖嘴和鼻子并系牢,尽可能减少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在口罩受潮或沾染湿气后,换上新的洁净和干燥的口罩;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口罩,一次性口罩在每次使用后应丢弃并在除下后立即处理.在触摸用过的口罩后,用肥皂和水或使用酒精,洁手液洗手
饮食宜清淡,少食膏粱厚味之品(易化生积热),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简单,美味的小药膳,对预防流感也有帮助.
二白汤:葱白15g,白萝卜30g,香菜3g.加水适量,煮沸热饮;
姜枣薄荷饮:薄荷3g,生姜3g,大枣3个.生姜切丝,大枣切开去核,与薄荷共装入茶杯内,冲入沸水200—300ml,加盖浸泡5—10分钟趁热饮用;
桑叶菊花水:桑叶3g,菊花3g,芦根10g.沸水浸泡代茶频频饮服;
薄荷梨粥:薄荷3g,带皮鸭梨1个(削皮),大枣6枚(切开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用小米或大米50g煮粥,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鲜鱼腥草30—60g,蒜汁加醋凉拌;
鲜败酱草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鲜马齿苋30—60g,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
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
绿豆60g,生甘草6g(布包),生薏米20g熬汤后去甘草包,服用;
若口鼻干燥较重,可以棉签蘸香油外涂,具有润燥的功用;
平时多喝板蓝根:一日1~2次(早,晚).
以上是对“预防甲流,甲型H1NH流感,中..”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七剂中药方可预防甲流
适用人群:身体虚弱,易于外感者.所用中药:太子参10克,苏叶6克,黄芩10克,牛蒡子10克,或选用生黄芪15克,白术10克,防风6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用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服至5服为宜.儿童,老人用量酌减.
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者.所用中药: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3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服至5服为宜.儿童,老人用量酌减.
适用人群:口,鼻时有干燥,小便黄者.所用中药: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3克,桑叶10克,金银花10克,白茅根15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服至5服为宜.儿童,老人用量酌减.
适应人群:常有口黏,腹胀,便溏者.所用中药: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3克,苏叶10克,佩兰10克,陈皮10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服至5服为宜.儿童,老人用量酌减.
适应人群:易夹食夹滞的儿童.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所用中药: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3克,藿香6克,苏叶6克,银花10克,生山楂10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服至5服为宜.
适应人群:易患咽喉疼痛者.所用中药: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3克,银花3克,大青叶3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沸水泡饮,含漱或代茶饮,3服至5服为宜.
适应人群:发生群体流行期间,上述各方适应人群症状不明显者.所用中药:大青叶5克,紫草5克,生甘草3克,鱼腥草5克,金银花5克,菊花5克,苏叶3克,芦根10克.煎服方法:每日1服,水煎服,早晚各一次,3服至5服为宜.儿童,老人用量酌减
(1)避免接触流行性感冒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果生病了,请留在家中,并减少与其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 (7)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病菌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 2009年3月日本和美国等先后发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感染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和呕吐等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死亡.
成人
1.藿香5g,桑叶6g,大青叶5g,白茅根或芦根15g
适用人群:面色偏红,口咽,鼻时有干燥,喜凉,大便略干,小便黄.素体虚弱,易于外感的人群或老人可加用太子参10g.
2.苏叶10g,陈皮5g,苍术5g,苡米10g,黄芩3g
适应人群:面晦无光,常有腹胀,大便偏溏,口粘腻不欲喝水.
煎服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在流行期间可连服用3-5付.在连续流行期间,可每周服用3天.
儿童
藿香5g,苏叶6g,大青叶5g,白茅根15g,炒山楂10g
适应人群:儿童易夹食夹滞者.此类儿童容易“上火”,平素经常口气酸腐,大便臭秽或干燥.
煎服方法:每日1付,清水煎.早晚各一次,3—5付为宜.
服用中药预防感冒需要注意事项
1.老人应在医师的指导下适当调整用量服用;
2.慢性疾病患者及孕妇慎用;
3.预防感冒的中药不宜长期服用,一般服用3—5天;
4.服用期间或服用后感觉不适者,应立即停止服药并及时咨询医师;
5.对上述药物有过敏史者禁用,过敏体质慎用.
6.不要轻信所谓的秘方,偏方和验方.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