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主要症状:身上有紫斑斑,血小板减少
发病时间:2009年10月22日发现身上有紫斑
化验检查结果:尿中含有血隐血,蛋白质.B超显示脾大.白细胞总数低,中值细胞比率高,血红蛋白低,红细胞积压低,红细胞平均体积低,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低,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血小板总数低,血小板平均体积高,血小板压积低.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上星期四才发现,今天检查完后医生开了一些中药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了解具体这种病的详细情况和生活饮食方面应注意的事项.
病情分析:
女性17岁身上有紫斑,血小板低,尿中有潜血,初步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感冒史或腹泻史,进行肾功能检查,骨髓检查有助于鉴别.
指导意见:
应去当地人民医院血液科进行性细检查后,查找病因,再进行有针对性治疗.应该首先用西医疗法治疗,中医方法显效慢,用西医治疗后恢复期用中医调理.一般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机体免疫抵抗,出现血小板破坏增加或骨髓生成减少所致.
生活护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吃辛辣食物,油腻食物,不吃海产品鱼虾等,多休息,适量运动.增强体质,尽量少感冒.
病情分析:
身上有紫斑,尿中有隐血,尿蛋白,B超显示脾大,白细胞总数低,血红蛋白低,血小板总数低.从你的情况来分析,血小板减少,身上有紫斑,尿常规异常,脾脏有肿大,总得来说你有过敏性紫癜,并且引起了肾脏的损害.
指导意见:
过敏性紫癜属于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可能与血管的自体免疫损伤有关.临床特点除紫癜外,常有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关节炎,腹痛及肾炎等症状.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者占20%~90%,是一种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30%~70%患者有一过性血尿,肾脏活检则几乎每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病变.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是出血性皮疹和肾损害;典型皮疹有助于本病诊断,皮疹稀疏或出现肾脏症状时皮疹已消退者应详细追问病史<包括关节,胃肠道症状)和皮疹形态.对出现典型肾脏症状,如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不全时,诊断较容易;对轻微尿改变者,国内一般以尿蛋白定性(+)和尿红细胞超过5个/高倍镜,或2~3个/高倍镜作为诊断标准.急性期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而血小板计数和功能试验正常,对本病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肾穿刺活检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且有助于了解病变程度及评估预后.皮肤活检有助于同IgA肾病外的肾炎作鉴别.
建议去医院肾内科去详细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生活护理:
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大部分预后良好,尤其是儿童患者.对于成年患者预后的看法不一,肾脏病理改变程度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一般认为成年患者出现慢性肾衰的危险性高,特别是老年人,起病为急性肾炎综合征者或持续性肾病综合征者预后较差.
饮食上,首先应避免接触诱发本病的各种“不正之气”,避免鱼,虾,蟹,花粉,牛乳等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饮食.
其次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注意运动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再次,患病后,要卧床休息,避免烦劳过度,节制房事,忌食烟酒.饮食宜富于营养,易于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
对于尿血患者,应忌食辛辣,香燥刺激物及海鲜发物,如公鸡,海鱼,牛肉,羊肉,鹅等,以免助热化火,加重病情.
尿蛋白多者,应注意不过多食用高蛋白饮食,以防虚不受补.
病情分析:
血液溢出肌肤之间,皮肤表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的病证,称为紫斑,西医的血液病,维生素缺乏症等所致皮下紫癜.多数是由于血小板减少,增多及功能异常所致,若口腔颊粘膜有紫癜或血疱,常提示出血严重,应积极处理.
指导意见:
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及过敏性紫癜首选药物是激素,服用后血小板一般可升高,但激素的副作用非常很大,在升高血小板的同时又会增添许多新的疾病,如向心性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而且激素减量后,血小板又会降低,停药后仍会反复发作.急,慢性型出血较重者,应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急性型及重症者应住院治疗.脾切除是有效疗法之一.
生活护理: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防止碰伤,跌伤,保护皮肤清洁卫生,防止感冒,避免接触各种诱发.忌食油腻,辛辣,香燥等生热动火食物,以及鱼,虾,蟹,牛乳等腥味之品.
以上是对“身上有紫斑”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温馨提示:
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挑食,群衡营养,保持卫生,防止感染。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