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岁
肛门憋排便不尽感不排气
1年多生小孩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结肠镜正常药物有四联菌胶囊.曲美布丁.丽珠肠乐.硝苯地平.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怎么治疗有效
病情分析:
肠易激综合症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该病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尤以白领阶层居多,爱运动人群发病率很少.其主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两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想便时,迟迟解不下,腹部肿胀疼痛,肠道痉挛.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则表现为大便稀,一天排便三次以上,有时,自己控制不了.专家说,根据临床经验,肠易激综合症的致病因素很多,诸如:精神因素,生活工作压力大,高强度工作,不良生活习惯等.
指导意见:
另外,消化道运动异常,内脏感觉神经障碍,个体免疫,肠道感染及家族史也可能致病.
此病的预防:便秘型的病人要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多吃粗粮,早晨起床后要适量喝水,养成按时排便的习惯,即便排不出大便也要定时蹲便,以形成条件反射;另外经常做腹部按摩操,多运动,保持乐观情绪等均可改善病情.
此病的治疗,主要通过药物润滑肠道,改善肠道神经,稳定病人情绪.吃辣椒,生气均可引起病情复发.
病情分析:
肠易激综合症-发病机制
一,胃肠动力学异常
在生理状况下,结肠的基础电节律为慢波频率6次/分钟,IBS以便秘,腹痛为主者3次/分钟慢波频率明显增加.
二,内脏感知异常
直肠气囊充气试验表明,IBS患者充气疼痛阈明显低于对照组.
三,精神因素
心理应激对胃肠运动有明显影响.大量调查表明,IBS患者存在个性异常,焦虑,抑郁积分显著高于正常人,应激事件发生频率亦高于正常人.
四,其他
约1/3患者对某些食物不耐受而诱发症状加重.部分患者IBS症状发生于肠道感染治愈之后.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该病可能与肠粘膜的低度炎症有关,如肥大细胞脱颗粒,炎症介质高表达等等.
指导意见:
【治疗】
一, 一般治疗: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宜避免产气的食物如乳制品,大豆等.高纤维食物有助改善便秘.对失眠,焦虑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
二, 药物治疗:
1. 胃肠解痉药 抗胆碱药物可作为症状重的腹痛的短期对症治疗.钙通道阻止剂如硝苯地平对腹痛,腹泻有一定疗效,匹维溴胺为选择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的钙通道阻止剂,故副作用少,用法为50mg,3次/日.
2. 止泻药 洛哌丁胺或复方地芬诺酯止泻效果好,适用于腹泻症状较重者,但不宜长期使用.一般的腹泻宜使用吸附止泻药如思密达,药用炭等.
3. 泻药 对便秘型患者酌情使用泻药,但不宜长期使用.半纤维素或亲水胶体,在肠内不被消化和吸收,而具强大亲水性,在肠腔内吸水膨胀增加肠内容物水分及容积,起到促进肠蠕动,软化大便的作用,被认为是治疗IBS便秘比较理想的药物.如欧车前子制剂和天然高分子多聚糖等.
4. 抗抑郁药 对腹痛,腹泻症状重而上述治疗无效且精神症状无明显者可试用.
5. 奥美拉挫肠溶片,谷维素片,马来酸曲美布丁片,联合治疗.
6. 肠道菌群调节药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制剂,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调,对腹胀,腹泻有效.促胃肠动力药如西沙必利有助便秘改善.
7. 胃肠动力双向调节剂:以往国内还没有一种理想的药物能全面治疗兼有高动力和低动力为特征的动力紊乱疾病IBS,现已出现诺为(Trimebutine)为代表的药物.它通过作用于外周ENS阿片受体,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影响胃肠肽类的释放三种途径调节胃肠动力紊乱.
三,心理和行为疗法 包括心理治疗,催眠术,生物反馈疗法,国外报道有一定疗效.
生活护理:
你现在的用药是合理的,所以你可以先这样治疗
病情分析:
肠易激综合症,是肠道蠕动功能发生了异常.
指导意见:
建议您找中医进行辨证施治,这种病服用中药效果很好.
以上是对“肠易激综合症怎么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肛门憋排便不尽感不排气.结肠镜正常药物有四联菌胶囊.曲美布丁.丽珠肠乐
指导意见:
你有经常腹痛,腹胀的症状,紧张时有便意感,如经检查无肠道器质性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等),则多为肠易激综合症所引起的功能性症状.
肠易激综合症又称结肠功能紊乱,是一种功能性的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腹胀,腹泻或便秘.患者可间歇性地出现腹泻,腹泻时可伴有腹痛,便意急,排便后减轻.粪便多为糊状,可含粘液,但绝无脓血便发生.常与饮食或精神因素有关.
本病患者的一般情况良好,预后较好,并有自动缓解的表现.经过胃肠调理与治疗,可以好转或痊愈.
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1,对症治疗(止痛止泻):
复方苯乙哌啶:对腹痛,腹泻为主的结肠功能紊乱效果较好,无明显副作用.大便次数不多者,开始可1 片,日3 次服,好转后可每天服1~2片,早晚各1 片;大便次数正常后可停服.
有精神紧张者,可适当服用安定等镇静药物.
2,改善肠黏膜功能: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一次2~3粒,一日3次.服用1周后,症状可改善,服用4周可为一疗程.每粒含L-谷氨酰胺120毫克,人参50毫克,甘草(蜜炙)50毫克,白术50毫克,茯苓50毫克.
该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肠道疾病的中西药复方制剂,由L―谷氨酰胺和增强肠粘膜细胞活力的多种中药组成.主要功能为保护及促进肠粘膜修复,增强肠道免疫屏障功能,调节消化系统功能.
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食后腹胀,肠道溃疡,急慢性肠炎,慢性腹泻等症;促进创伤及手术后肠道恢复与重建.
3,调节肠道菌群:
乳酸菌素片, 整肠生,丽珠肠乐等可调节肠道菌群,治疗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引起的腹泻.
4,中药治疗:
可选用补脾益肠丸,结肠炎丸等.胃肠虚寒者,可服附子理中丸.
二,调养与注意事项
1,放松精神:
本病常与精神因素有关,所以一定要放松精神,消除顾虑,注意生活规律,保证睡眠.可适当增加运动,增强体质,以加速胃肠神经功能的恢复.
2,注意饮食调养:
饮食要低脂,少纤维.多油及含脂肪太多的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又会使腹泻症状加重.烹调方法以蒸,煮,炖,烩为主;要注意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多选用一些易消化的优良蛋白质食品,如鱼,蛋,豆制品以及含维生素丰富的嫩绿叶蔬菜,鲜果汁和菜汁等.消化吸收功能较差者,宜采用易消化饮食,一次进食量不宜过多.
3,少吃产气食物及甜食.排气,肠鸣过强时,应少食蔗糖及易产气发酵的食物,如大豆,红薯,白萝卜,南瓜,黄豆等.
4,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食物,禁食酒类以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等.
病情分析:
一般治疗: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宜避免产气的食物如乳制品,大豆等.高纤维食物有助改善便秘.对失眠,焦虑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
指导意见:
药物治疗:
1. 胃肠解痉药 抗胆碱药物可作为症状重的腹痛的短期对症治疗.钙通道阻止剂如硝苯地平对腹痛,腹泻有一定疗效,匹维溴胺为选择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的钙通道阻止剂,故副作用少,用法为50mg,3次/日.
2. 止泻药 洛哌丁胺或复方地芬诺酯止泻效果好,适用于腹泻症状较重者,但不宜长期使用.一般的腹泻宜使用吸附止泻药如思密达,药用炭等.
3. 泻药 对便秘型患者酌情使用泻药,但不宜长期使用.半纤维素或亲水胶体,在肠内不被消化和吸收,而具强大亲水性,在肠腔内吸水膨胀增加肠内容物水分及容积,起到促进肠蠕动,软化大便的作用,被认为是治疗IBS便秘比较理想的药物.如欧车前子制剂和天然高分子多聚糖等.
4. 抗抑郁药 对腹痛,腹泻症状重而上述治疗无效且精神症状无明显者可试用.
5. 奥美拉挫肠溶片,谷维素片,马来酸曲美布丁片,联合治疗.
6. 肠道菌群调节药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制剂,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调,对腹胀,腹泻有效.促胃肠动力药如西沙必利有助便秘改善.
7. 胃肠动力双向调节剂:以往国内还没有一种理想的药物能全面治疗兼有高动力和低动力为特征的动力紊乱疾病IBS,现已出现诺为(Trimebutine)为代表的药物.它通过作用于外周ENS阿片受体,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影响胃肠肽类的释放三种途径调节胃肠动力紊乱.
生活护理:
主要是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并注意休息饮食及运动,尽量避免一些诱发因素等.
病情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排除可以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在普通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IBS症状者欧美报道为10%-20%,我国北京一组报道为8.7%.患者以中青年居多,50岁以后首次发病少见.男女比例约1:2.
指导意见:
一, 一般治疗: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宜避免产气的食物如乳制品,大豆等.高纤维食物有助改善便秘.对失眠,焦虑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
二, 药物治疗:
1. 胃肠解痉药 抗胆碱药物可作为症状重的腹痛的短期对症治疗.钙通道阻止剂如硝苯地平对腹痛,腹泻有一定疗效,匹维溴胺为选择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的钙通道阻止剂,故副作用少,用法为50mg,3次/日.
2. 止泻药 洛哌丁胺或复方地芬诺酯止泻效果好,适用于腹泻症状较重者,但不宜长期使用.一般的腹泻宜使用吸附止泻药如思密达,药用炭等.
3. 泻药 对便秘型患者酌情使用泻药,但不宜长期使用.半纤维素或亲水胶体,在肠内不被消化和吸收,而具强大亲水性,在肠腔内吸水膨胀增加肠内容物水分及容积,起到促进肠蠕动,软化大便的作用,被认为是治疗IBS便秘比较理想的药物.如欧车前子制剂和天然高分子多聚糖等.
4. 抗抑郁药 对腹痛,腹泻症状重而上述治疗无效且精神症状无明显者可试用.
5. 奥美拉挫肠溶片,谷维素片,马来酸曲美布丁片,联合治疗.
病情分析: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胃肠功能紊乱疾病,其特征为腹痛,腹胀,便秘或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结构的改变,神经,精神,感染因素所致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对生活质量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一般来说,中青年是高发人群,其中女性发病多于男性,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
指导意见:
【治疗】
一, 一般治疗: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宜避免产气的食物如乳制品,大豆等.高纤维食物有助改善便秘.对失眠,焦虑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
二, 药物治疗:
1. 胃肠解痉药 抗胆碱药物可作为症状重的腹痛的短期对症治疗.钙通道阻止剂如硝苯地平对腹痛,腹泻有一定疗效,匹维溴胺为选择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的钙通道阻止剂,故副作用少,用法为50mg,3次/日.
2. 止泻药 洛哌丁胺或复方地芬诺酯止泻效果好,适用于腹泻症状较重者,但不宜长期使用.一般的腹泻宜使用吸附止泻药如思密达,药用炭等.
3. 泻药 对便秘型患者酌情使用泻药,但不宜长期使用.半纤维素或亲水胶体,在肠内不被消化和吸收,而具强大亲水性,在肠腔内吸水膨胀增加肠内容物水分及容积,起到促进肠蠕动,软化大便的作用,被认为是治疗IBS便秘比较理想的药物.如欧车前子制剂和天然高分子多聚糖等.
4. 抗抑郁药 对腹痛,腹泻症状重而上述治疗无效且精神症状无明显者可试用.
5. 奥美拉挫肠溶片,谷维素片,马来酸曲美布丁片,联合治疗.
6. 肠道菌群调节药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制剂,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调,对腹胀,腹泻有效.促胃肠动力药如西沙必利有助便秘改善.
7. 胃肠动力双向调节剂:以往国内还没有一种理想的药物能全面治疗兼有高动力和低动力为特征的动力紊乱疾病IBS,现已出现诺为(Trimebutine)为代表的药物.它通过作用于外周ENS阿片受体,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影响胃肠肽类的释放三种途径调节胃肠动力紊乱.
生活护理: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的“腹痛”,“便秘”与“郁证”范畴.从病变的部位来看,虽病在大肠,但却与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病因病理可以概括为:情志失调而致肝气郁滞,肝脾不和,引起肠道气机不畅,肠腑传导失司;或因中寒日久,脾阳虚弱损及肾阳,阳虚不能温煦中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此外,饮食,劳倦与寒温失常可影响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临床中应用中医辨证治疗能收到较好效果,可分为以下三型辨治.
肝郁脾虚型:症见腹泻欲泄,泻后痛减,嗳气食少,易烦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宜疏肝运脾,燮理气机.方选痛泻要方加减,药用炒白芍20~30g,炒白术,防风,陈皮,枳壳,鸡内金,广木香各10g,太子参15g,柴胡,蝉蜕,甘草各6g.
脾肾阳虚型:症见形寒肢冷,腹中冷痛,大便溏薄,日行3~4次,或五更即泻,泻后腹安,腹胀纳呆,喜温乏力,舌质淡舌体胖,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厚肠止泻.方选四神丸加减,药用党参12~15g(或太子参15~20g),煨肉豆蔻,补骨脂,炒白术,诃子,巴戟天各10g,炒白药,薏苡仁各15~30g,干姜6~10g,炙甘草,木香,砂仁各6g.
阳明热结型:症见大便量少秘结,腹胀痛,伴有口干烦躁,舌红少苔或苔黄津少,脉弦或微弦数.治宜养阴除热,润肠通腑.方选增液承气汤加减,药用生地黄,玄参各15~30g,枳实,厚朴,大黄,栀子各6~10g,槟榔,杏仁各10g,火麻仁10~20g,生甘草6g.
以上是对“肠易激综合症怎么治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肠易激综合症的病因还不清楚,医生只能称其为功能失调.该病可以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和痛苦.治疗后一不注意又会复发.然而能够通过改善饮食,调节紧张情绪以及服用医生所开的药物控制症状.
指导意见:
对许多人来说,进食合适的食物可减少肠易激综合症的症状.在调整你的食谱之前,做日记记录哪些食物可以加重症状是个好主意.你可以请教一些饮食专家,他们会提供合适的食谱给你.例如,如果奶制品可以加重你的症状,你就可以少进食此类食物,乳酸比较容易耐受,因为它提供含有乳糖酶的生物活性成分,这些酶可以消化奶制品中的糖原.另外,在很多情况下,食物纤维可以减轻肠易激综合症症状,谷类,豆子,水果以及蔬菜是纤维的丰富来源,高纤维食品使结肠轻度扩张,可以防止进行性的肠道痉挛,一些纤维可以保持粪便中的水分,可以防止大便坚硬.高纤维食品可以导致胀气和腹胀,这些症状在机体适应这些食品后,在几个月内很快会消失.较多肉食可以引起肠易激综合症患者痉挛疼痛和腹泻,减少肉食的摄入和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症状.
病情分析:
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经检查排除可以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本病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
指导意见:
一, 一般治疗: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因人而异,一般而言宜避免产气的食物如乳制品,大豆等.高纤维食物有助改善便秘.对失眠,焦虑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
二, 药物治疗:
1. 胃肠解痉药 抗胆碱药物可作为症状重的腹痛的短期对症治疗.钙通道阻止剂如硝苯地平对腹痛,腹泻有一定疗效,匹维溴胺为选择性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的钙通道阻止剂,故副作用少,用法为50mg,3次/日.
2. 止泻药 洛哌丁胺或复方地芬诺酯止泻效果好,适用于腹泻症状较重者,但不宜长期使用.一般的腹泻宜使用吸附止泻药如思密达,药用炭等.
3. 泻药 对便秘型患者酌情使用泻药,但不宜长期使用.半纤维素或亲水胶体,在肠内不被消化和吸收,而具强大亲水性,在肠腔内吸水膨胀增加肠内容物水分及容积,起到促进肠蠕动,软化大便的作用,被认为是治疗IBS便秘比较理想的药物.如欧车前子制剂和天然高分子多聚糖等.
4. 抗抑郁药 对腹痛,腹泻症状重而上述治疗无效且精神症状无明显者可试用.
5. 奥美拉挫肠溶片,谷维素片,马来酸曲美布丁片,联合治疗.
6. 肠道菌群调节药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制剂,可纠正肠道菌群失调,对腹胀,腹泻有效.促胃肠动力药如西沙必利有助便秘改善.
7. 胃肠动力双向调节剂:以往国内还没有一种理想的药物能全面治疗兼有高动力和低动力为特征的动力紊乱疾病IBS,现已出现诺为(Trimebutine)为代表的药物.它通过作用于外周ENS阿片受体,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影响胃肠肽类的释放三种途径调节胃肠动力紊乱.
三,心理和行为疗法 包括心理治疗,催眠术,生物反馈疗法,国外报道有一定疗效.
治疗有支持性和对症性.医师具有同情心的理解和引导非常重要.医师必须解释基础疾病的性质,并令人信服地向患者证实没有器质性疾病的存在.这就需要时间去倾听患者诉说并向他们解释正常肠道生理和肠道对应激食物或药物的高敏感性.这些解释工作使我们有基础尝试重新建立肠道运动的正常规律和选择适合于该患者的具体疗法.应该强调IBS继续治疗上的流行性,长期性和需要.应该寻找,评估和治疗心理应激,焦虑和情绪异常.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有助于缓解压力和促进肠道功能,尤其是便秘患者.
一般而言,应该恢复正常饮食.腹胀和气胀的患者还是少食或不食豆类,卷心菜和其他含可发酵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宜,少吃苹果,葡萄汁,香蕉,各种坚果和葡萄干也可减少胀气的发生.对乳糖不耐受患者应减少牛奶或乳制品的摄入.摄入山梨醇,甘露醇,果糖,或山梨醇和果糖一并摄入也可使肠道功能紊乱.山梨醇和甘露醇是一种用于营养的食物或作为药物载体的人工加甜剂,而果糖是水果,浆果和植物的基本成分.餐后腹痛的患者可试用低脂高蛋白质饮食.
增加膳食纤维对许多IBS患者有利,尤其是便秘型患者.可给予刺激性小的食物,如糠麸,开始每餐15ml(1汤匙),并随液体摄入的增加而增加.或者服用欧车前草亲水胶浆液剂,每次用两杯水合服,此法常可使肠内水分得到稳定并有增加容积的作用.这些制剂有助于肠道内水分的潴留,可预防便秘.它们也可以减少结肠转运时间,而且还可作为震荡吸附剂防止肠壁之间的痉挛.加入少量纤维通过吸收水分和硬化大便也可有助于减少IBS的腹泻.然而,纤维的过量应用会导致腹胀和腹泻,所以纤维的应用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抗胆碱能药物(如莨菪碱0.125mg,餐前30~60分钟)可以配合纤维素应用.不主张用麻醉药,镇静剂,催眠和其他可产生依赖性的药物.对于腹泻患者,可于餐前给予苯乙哌啶2.5~5mg(1~2片)或洛哌丁胺2~4mg(1~2粒).因为可以发生对止泻效应的耐受性,所以不主张长期应用止泻药.抗抑郁症药物(如脱甲丙咪嗪,丙咪嗪和阿米替林,每日50~100mg)对两种类型IBS的患者都有帮助.除了便秘和腹泻另外抗抑郁药物还可缓解腹痛和腹胀.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下调来自肠道的脊髓和皮质的传入神经的活动来减轻疼痛.最后,含某些芳香油(止痛剂)可通过松弛平滑肌来缓解某些患者的痉挛性疼痛.在这类患者中胡椒油是最常用制剂.
生活护理:
【中医治疗】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祖国医学的“腹痛”,“便秘”与“郁证”范畴.从病变的部位来看,虽病在大肠,但却与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病因病理可以概括为:情志失调而致肝气郁滞,肝脾不和,引起肠道气机不畅,肠腑传导失司;或因中寒日久,脾阳虚弱损及肾阳,阳虚不能温煦中焦,运化失常而致泄泻.此外,饮食,劳倦与寒温失常可影响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本病.临床中应用中医辨证治疗能收到较好效果,可分为以下三型辨治.
肝郁脾虚型:症见腹泻欲泄,泻后痛减,嗳气食少,易烦怒善太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宜疏肝运脾,燮理气机.方选痛泻要方加减,药用炒白芍20~30g,炒白术,防风,陈皮,枳壳,鸡内金,广木香各10g,太子参15g,柴胡,蝉蜕,甘草各6g.
脾肾阳虚型:症见形寒肢冷,腹中冷痛,大便溏薄,日行3~4次,或五更即泻,泻后腹安,腹胀纳呆,喜温乏力,舌质淡舌体胖,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厚肠止泻.方选四神丸加减,药用党参12~15g(或太子参15~20g),煨肉豆蔻,补骨脂,炒白术,诃子,巴戟天各10g,炒白药,薏苡仁各15~30g,干姜6~10g,炙甘草,木香,砂仁各6g.
阳明热结型:症见大便量少秘结,腹胀痛,伴有口干烦躁,舌红少苔或苔黄津少,脉弦或微弦数.治宜养阴除热,润肠通腑.方选增液承气汤加减,药用生地黄,玄参各15~30g,枳实,厚朴,大黄,栀子各6~10g,槟榔,杏仁各10g,火麻仁10~20g,生甘草6g.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