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登革热死亡率是多少 ?无意间听见别人提起这个病
登革热死亡率是多少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登革热死亡率是多少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登革热死亡率是多少
病情分析:
您好!
登革热是通过伊蚊传播,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适宜于蚊子生存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流行.
指导意见:
登革热从总体上来看,并非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因为它的死亡率低于0.1%.只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东南亚一带出现较传统登革热更为凶险的类型———登革出血热,此型的死亡率上升,达5%-10%.
希望以上解答对您有所帮助
病情分析:
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的病毒性虫媒病,也就是通过蚊虫的刺叮吸血传播的.它的病原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登革病毒,重要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指导意见:
目前对登革热没有特效治疗方法.但是,在有经验的医生和护士的精心护理下,登革出血热病人往往能够脱离生命危险.恰当地采用大剂量高疗效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可以将死亡率降低到1%以下.
以上是对“登革热死亡率是多少”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登革热以前只有零星的爆发,近年发病的趋势正在上升.90%的患者是15岁以下的儿童,平均死亡率为5%
指导意见:
登革热是一种古而不老的传染病,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最早记录的登革热发生在1779年,在印尼雅加达,埃及开罗及美国费城爆发流行.现已查明它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地区性流行的急性传染病,
病情分析:
登革热﹝俗称“断骨热”﹞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传染病,由蚊子传播给人类.病原体为登革热病毒( 可分为 1,2,3,4 型 ).全球每年约有五千万宗登革热个案,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域.近年登革热转趋活跃,影响全球各地,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登革热已成为地方性流行病,国内有输入病例或局部暴发疫情出现.
指导意见:
感染登革热病毒后,经过3至15天的潜伏期(通常为5至8日),患者多以突然发热为首发症状,持续发热3~5天,严重头痛,四肢酸痛,关节痛,肌肉痛,背痛,后眼窝痛.发病后3,4日出现红疹,恶心,呕吐,轻微的流牙血和流鼻血.病后有可能出现极度疲倦及抑郁症状,极少数病者会恶化至出血性登革热,并进一步出血,休克,严重时可引致死亡.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依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登革热是由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和小盾伊蚊等花斑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
在登革热患者潜伏期的最后一天和发病3~4天后,病人血液中有较多登革热病毒,花斑蚊吸食了这些病人血液后,病毒就在蚊子体内大量繁殖,少则8天,多则20~30天,这些蚊就能传播登革热.花斑蚊一旦感染了登革热病毒,便终生带毒,但不能经卵隔代遗传.花斑蚊的雌蚊在夏季一般能活1个月.除了登革热外,花斑蚊还能传播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和黄热病等多种传染病.
预防登革热的关键是消灭花斑蚊.花斑蚊喜欢在小面积的积水上产卵,如室内盆罐,花瓶,厨房及浴室的积水里,室外的坑洼,水凼(dàng),树穴,树洞,竹筒和叶腋等积水处,都是它繁衍孳生的优良环境.翻盆倒罐,填平坑洼,水凼,树洞,铲除杂草和疏通下水道是消灭蚊子,预防登革热等传染病的根本办法.另外,由于花斑蚊善飞,必须全民动手,群防群治,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学杀虫剂滞留喷洒,空间喷洒,熏蒸和烟熏等消灭成蚊及请专业人员在居室装上纱窗纱门防蚊,不失为治标的有效办法.
于1869年,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正式将其命名为“登革热”.现在登革热的死亡率一般在0.1%左右.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登革热死亡率可以高达15%,甚至30%~40%.
病情分析:
你的情况是想问登革热死亡率是多少
指导意见:
登革热以前只有零星的爆发,近年发病的趋势正在上升.90%的患者是15岁以下的儿童,平均死亡率为5% 登革热是一种古而不老的传染病,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最早记录的登革热发生在1779年,在印尼雅加达,埃及开罗及美国费城爆发流行.现已查明它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地区性流行的急性传染病
以上是对“登革热死亡率是多少”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