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每到冬天手脚特别冰凉,即便穿的很厚,而且睡眠夜里3奌左右就醒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吃中药,成药
病情分析:
手脚冰凉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冬天血液的新陈代谢减缓,低气温使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减弱,使得手脚,尤其是指尖,脚尖等部尾的血液循环不畅,末稍神经循环不好造成的.
指导意见:
首先考虑保暖,特别要注意腿,脚,正如俗话所说“寒从脚下起”,如果下肢保暖做得好,全身都会觉得暖和.另外可以适当做些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进行一些食疗,多吃一些含热量较高的食品,如牛羊肉,辣椒,葱,蒜等食品.有些容易手脚冰凉的人习惯热水泡脚,按摩,揉搓等,这也是增加热量的有效方法,但下肢有静脉曲张,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慎用热水泡脚.另外按摩,揉搓也应适度,以自己感觉舒适或稍有痛感为宜,力量过大可能会损伤肌肉.手脚冰凉一般不必到医院治疗,但如果情况比较严重,最好还是请医生治疗.如手脚冰凉并伴随有四肢疼痛,下肢浮肿,皮肤颜色发暗,发紫,呈褐色等症状出现,那就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因为这很可能有下肢血管栓塞等疾病.
病情分析:
老人冬季手脚冰凉的自我调治
指导意见:
一,多打太极拳
就是让全身各个部位运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如果只是手凉,打太极拳时上肢
和手的活动圈要稍大一点;只是脚凉,打拳时架势要放低一点,这样可使下肢和脚得力
稍大,让血往下行,打拳时要注意配合呼吸.
二,自我按摩
按摩的部位有:心俞穴(左右肩肿骨中间,脊梁骨和两侧大筋的部位) ,按揉36 次,
左转18 次,右转18 次.这个部位自己够不着可请别人帮助;肾俞穴(即两边“腰眼”) ,
两侧各按揉36 次,每一侧都是左转18 次,右转18 次.按揉气冲穴(大腿根内侧) ,在
穴位的下边有根跳动的动脉,先揉气冲穴,然后按揉跳动的动脉处.一松一按,交替进
行,一直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止,此法俗称“放血法”.揉搓涌泉穴以感觉到
热为限度,再搓揉脚趾,特别是大脚趾头第二节的几根汗毛的地方,叫“三毛穴”,要多
揉搓,然后稍用力捏3 - 5 下.
三,多吃温热食物
饮料类可改为热饮,如热奶,热茶,热果汁等.可选桃,杏,桂圆,荔枝等甘平偏温
性水果及水果罐头或蜜饯类食物.菜肴可进食羊肉,狗肉,牛肉,鹿肉,水产品等温性
食品.冷荤,冷菜以及寒性水果如梨,荸荠等不宜食用.
四,为手脚保暖
首先,要积极参加冬季各项体育活动,如慢跑,散步,跳迪斯科等.平时应多活动
脚部,如跺脚等.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鞋袜,如布底绒里棉鞋和毛巾袜,既暖和又舒适,
鞋内最好放鞋垫,并经常更换保持干燥.坚持每天睡前用热水洗脚,以助入睡,手除了
左右手经常互相按摩外,还要及时戴手套.
病情分析:
一般手脚冰冷,注意保暖即可,很少需要用药.但严重者,尤其已经有明显皮肤病变的就要详细检查,查明原因以对症下药.罹有重大内科疾病患者,要依照医师指示定时服药,使病情控制稳定,使用阿斯匹灵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药物患者切不可任意停药.长期用药者,若冬季手脚冰冷加剧,应该和医师讨论用药.
指导意见:
罹有重大内科疾病患者,要依照医师指示定时服药,使病情控制稳定,使用阿斯匹灵抗血小板或抗凝血药物患者切不可任意停药.长期用药者,若冬季手脚冰冷加剧,应该和医师讨论用药.
以上是对“到冬天手脚特别冰凉”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您好!中医有云“寒主收引”,天气寒冷自然会令阳气收敛,令气血循环减弱,除了特别怕冷外,有时还会影响各脏腑运作.寒冷日子若想气血运行得更好,除了进补吃中药外,不妨试试睡前足浴的古老养生法.
指导意见:
A:荆芥防风浴:预防外感
天气转冷,稍一不慎,身体便容易受病邪,特别是风寒感冒更为普遍.想预防应不时用一些袪散风寒的中药作食疗,又或制成药液浸浴或足浴,有助预防风寒感冒,在初发期间更能减低恶化机会.中药如荆芥,防风,羌活和紫苏叶等均是发汗解表的中药,具有升散作用,即能透过发汗而袪除表邪,治疗恶寒,发热,头痛等外感症状.
材料:羌活1两,独活1两,防风1两,荆芥1两,紫苏叶5钱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辛温解表,袪风防感
B:川芎白芷浴:温肺通鼻
正值转季,除了容易患上风寒感冒外,肺气虚的人士受到秋燥和寒气的入侵,特别容易引发鼻敏感,出现鼻塞,打喷嚏,流鼻水,头晕头痛等,要纾缓鼻敏感不适,在袪风散寒之余,可配合一些宣肺通鼻的中药作足浴,例如白芷,辛荑花,苍耳子和藁本等.白芷和藁本都能袪风散寒,而辛荑花和苍耳子则有宣通鼻窍的功效,能舒缓风寒感冒的不适,特别能针对鼻塞和头痛.
材料:川芎1两,白芷1两,辛荑花1两,苍耳子1两,藁本1两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宣肺通鼻,止眩止晕.
C:当归干姜浴:暖身袪寒
受到寒气影响,寒底人士或气血循环较差的人士怕冷的情况更为严重.除了进食温热补品如羊肉,鹿茸等补身外,不妨以一些温热活血的中药来浸足浴,例如干姜,附子和吴茱萸均是温药,具有散寒止痛和温经通脉的功效,有助打通经脉,并帮助袪散寒气,令身体温热.若能加强气血循环,效果就相得益彰,可加入行气活血的中药如当归和党参等,令气血畅顺运行全身.
材料:干姜1两,附子1两,党参1两,当归1两,吴茱萸5钱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并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行气活血,暖身袪寒.
D:丁香胡椒浴:利水消肿
除了怕冷外,不少人一年到晚都会受水肿困扰,特别是脚部浮肿.其实水肿的问题与肺,脾和肾都有关系,全身的水肿多与肾功能转差有关,而脾虚与肺虚则会令水气和湿气容易积于脚部.胡椒具有行气的作用,而泽兰,益母草和赤小豆均有利水消肿的功效,配合温肾助阳的丁香,以之浸脚,能增强整体机能,对去除水湿亦甚有帮助.
材料:丁香5钱,胡椒5钱,泽兰1两,益母草1两,赤小豆1两
做法:清水8碗加材料煲45分钟,隔渣取液,待暖,浸足20~30分钟.
功效:温肾袪寒,利水消肿.
生活护理:
足浴3大注意事项
平日每星期可足浴2~3次,但若天气寒冷或用以治病,不妨每晚睡前足浴,以温暖双脚.不过,足浴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水的温度要适中,不能过热,以免烫伤,特别是老人家,应先以手试试水温.
2.饭前饭后或过饥过饱均不宜.
3.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和出血病等人士未必适合足浴,应先谘询中医师的意见.
暖水袋放腰间能温肾
除了足浴外,不妨将暖水袋放于腰间,能收温肾补肾的补益功效.皆因腰间有肾经,而肾主宰身体多个部分的机能,包括生殖,内分泌,脑,神经,骨骼等.肾的功能好,身体自然壮健,老来亦不易出现白发脱发,性功能下降,腰膝酸软等问题,今个冬天不妨一试.
病情分析:
你好,你的情况可能是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
指导意见:
多吃促进血液循环的食物芝麻,菠菜,花生,豆腐,新鲜鱼类,大蒜,青葱,辣椒,咖哩.牛羊肉中的蛋白质,脂肪,维他命B1,B2,氨基酸,铁质也可以改善手脚冰冷的情况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