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1月15日早晨起来:嘴唇肿胀,阴茎肿胀,腋下,大腿内侧以及两侧肋骨有大片红疙瘩(很痒).1月16号上午:剧烈胃痛,腹泻,呕吐,消化不良,没有食欲.
2010年1月15号早晨7点钟左右,原因不详.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1月15号上午医院检查说是荨麻疹,下午2:00钟左右打了点滴(葡萄糖注射液50ml一支+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G+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MG,在点滴过后更为严重,大片的疙瘩更多更痒.然后下午4:30左右去了另一家医院医生给肌肉注射了两个小针,有:地塞米松磷酸钠+盐酸苯海拉明,注射之后医生建议吃片药,吃的是咪唑斯汀缓释片一片,傍晚回到家后,6:30吃过晚饭之后,大概在8点左右吃了一片盐酸西替利嗪片,身上的各大全部消失.然后1月16号上午起来9点左右吃了一片咪唑斯汀缓释片,之后开始胃痛,呕吐,腹泻,痰多,食欲不振.
现在胃痛很厉害,腹泻拉出来的都是黄色粘稠状的液体.
给予咨询该怎么办!麻烦您了!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应该如何治疗?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描述,你这很可能是荨麻疹引起的!荨麻疹就是血管水肿性的!
指导意见:
我建议你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例如过敏源等!药物副作用也有可能导致这些问题的出现!
病情分析:
你这属于典型荨麻疹较重型症状
指导意见:
建议选择静脉给药继续抗过敏治疗,同时要加大补液量,及加用保护胃粘膜药,常用的为奥美拉唑,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青菜水果,多喝水开水(可适当加盐),睡前可服用一粒西替利嗪,洗澡用清水不用肥皂沐浴露等
很感谢您的回答,我想问您一下,今天晚上的剧烈胃痛和吐出粘稠状的东西(类似痰),还有腹泻,这几样没办法治疗,明天再去医院的话会不会耽误病情?现在就是胃部疼痛,腹泻,吐粘稠状的液体(像痰).
剧烈胃痛和吐出粘稠状的东西(类似痰),这个属于荨麻疹的部分症状,如果没办法去医院,建议可到药店买奥美拉唑.思密达口服治疗,多喝水,多吃点容易消化的东西,要补足水分,不然半夜会因为胃部不适无法入睡
您好: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团,风疙瘩,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
全身泛发性风团型皮肤损害,皮疹来去迅速,消退不留痕迹,自觉甚痒,可伴有全身症状和内脏损害,会引起喉头水肿,发烧,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
急性荨麻疹常是急性发作,全身瘙痒风团皮疹,可伴高烧,严重者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荨麻疹是主要是由于机体免役力低下,机体功能失调紊乱,体内有一些血毒和血热的症状存在.在体内淤积,与外界因素相刺激会下注到表皮,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
建议:在提高自身机体免疫力的情况下,结合祛风止痒,软坚消积,疏通气血等功效的中成药,从内往外治疗是可以彻底治愈的.
注意事项:
1,日常生活中注意少吃辛辣食物及刺激性食物.
2,保持心情愉快,学会自我调节,快乐生活.
3,戒掉不良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等.
4,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养成每天排大便的习惯.
祝早日康复!
以上是对“荨麻疹引起的胃痛、腹泻、痰多怎么办?急”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由于荨麻疹的原因各异,治疗效果也不一样,有的容易治愈,有的很难治疗.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去除病因 对每位患者都应力求找到引起发作的原因,并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应积极治疗感染病灶,药物引起者应停用过敏药物;食物过敏引起者,找出过敏食物后,不要再吃这种食物.
2.避免诱发因素 如寒冷性荨麻疹应注意保暖,乙酰胆碱性荨麻疹减少运动,出汗及情绪波动,接触性荨麻疹减少接触的机会等.
3.抗组胺类药物 是治疗各型荨麻疹最常用的药物.大多数患者经抗组胺药物治疗后即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少数患者较为顽固.对顽固难治性荨麻疹可以增大剂量或联合用药.
H1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强的按组胺和抗其它炎症介质的作用,治疗各型荨麻疹都有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有苯海拉明,赛庚啶,扑尔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10mg/d),氮卓斯汀(4mg/d),地氯雷他定(5mg/d)等;单独治疗无效时,可以选择2种不同类型的H1受体拮抗剂合用或与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有人报道,H1和H2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能增加H1拮抗剂的作用.H2受体拮抗剂单独使用时效果不佳.如果采用两种以上的抗组胺药都是H1受体拮抗剂,则应选用两者在结构上不同的药物,或一种作用强的抗组胺药物与一种作用较弱的抗组胺药物联合使用,或一种有思睡,镇静作用的抗组胺药物与一种没有思睡作用的抗组胺药如咪唑司丁,西替利嗪等联合应用.安他乐具有较强的抗组胺,抗胆碱和镇静作用,止痒效果也很好.用于急,慢性荨麻疹和寒冷性荨麻疹均有效.剂量因人而异.且个体差别颇大,成人始量为每次25mg,3~4次/d;并可逐步调整到每次:50~100mg,3~4次/d.若单独使用无效时,可考虑与其它药物合并使用.
多塞平是一种三环类抗忧郁剂,主要用于治疗忧郁和焦虑性神经官能症,本药也具有很强的抗H1和H2受体作用.有文献报道作为H1拮抗剂,多塞平比苯海拉明的作用强700倍以上,比安他乐强50倍.作为H2拮抗剂比西咪替丁强6倍,剂量为每次25mg,3次/d.对慢性荨麻疹效果尤佳,且副作用较小.对传统使用的抗组胺药物无效的荨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较好的选用药物.
4.选用具有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作用从而减少组胺释放的药物.
(1)硫酸间羟异丁肾上腺素(Terbutalin sulfas):为β2-肾上腺受体促进剂,在体内能增加cAMP的浓度,从而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剂量为每次2.5~5mg,3次/d,亦可皮下注射:成人每次0.25~0.5mg.
(2)酮替酚(Ketotifen);每次最大剂量为 1mg,3次/d.通过增加体内cAMP的浓度,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如组胺,慢反应物质等)的释放.其抑制作用较色甘酸钠强而快,并可口服.
(3)色甘酸钠(Cromoglycate):能阻断抗原-抗体的结合,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成人每次20mg,3次/d吸入.若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减少后者的用量,并增强疗效.
(3)曲尼司特(Tranilast) 100 mg,3次/d.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而减少组胺的释放.
5.糖皮质激素 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使用.能稳定肥大细胞膜和溶酶体膜,抑制炎症介质和溶酶体酶的释放;能收缩血管,减少渗出.对荨麻疹的疗效很好,特别适用于急性寻麻疹,血清病型荨麻疹,压力性荨麻疹.某些严重类型伴有明显全身症状的荨麻疹,如高热,皮疹广泛,腹绞痛,低血容量和低血压,心脏损害,中枢神经症状,喉部及呼吸道阻塞症状等,更应使用糖皮质激素.由于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副作用,停药后易反跳,因此,轻型患者用一般抗组胺药物能控制者,不一定都使用此类药物.常用药物和剂量如下:①泼尼松40~80mg/d,分3~4次口服;②曲安西龙:每日12~16mg,口服.③地塞米松6~9mg/d,分3~4次口服;④得宝松1ml,肌肉注射,每月1次,病情控制后改为口服制剂.紧急情况下,采用氢化考的松200~400mg,地塞米松5~20mg或甲基强的松龙40~120mg静脉滴注.
6.免疫抑制剂 当慢性荨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础,病情反复,上述治疗不能取得满意疗效时,可应用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具有较好的疗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甲氨喋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试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疗效.
7.非特异性抗过敏疗法及其它疗法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1次/d,静注;普鲁卡因静脉滴注,每次用量0.25~0.5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10%硫代硫酸钠10ml,1次/d,静注,自血疗法或组织疗法;组胺球蛋白肌肉注射或穴位注射:抗血纤溶芳酸0.25~0.5g/次,3次/d,口服;0.25~0.5g/次,用5%葡萄糖液稀释后,静脉滴注;6-氨基己酸,每次2g,每日 3次,口服;4~6g/次加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利血平0.25mg/d,3次/d,口服,氨茶碱0.1~0.2g,3次/d,口服;转移因子 1u臂内侧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6~10次,对慢性荨麻疹有一定疗效.卡介菌多糖核酸1mg,肌注,隔日1次.
上述药物单独使用效果一般不理想,通常与抗组胺类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效果,减少复发机会.
8.某些特殊情况的处理 如荨麻疹因感染引起者,应根据感染的情况,选用适当的抗感染药物进行治疗.
(1)对寒冷性荨麻疹 抗组胺药物中以赛庚啶,多塞平,酮替芬,羟嗪,咪唑司丁疗效较好;可联合应用维生素E 100~200mg,3次/d,桂利嗪25mg,3次/d及H2受体拮抗剂.阿扎他啶(Azatadine),1mg,3次/d通过抗组胺,抗胆碱,抗5-羟色胺作用,对寒冷性荨麻疹效果较好.还需①保护自己,避免骤冷影响;②抗组胺药物中,选用赛庚啶,多塞平,酮替芬;③通过逐渐适应低温环境和冷水进行脱过敏.
(2)对日光性荨麻疹,除采用抗组胺药物羟嗪,扑尔敏外,还可:①服用氯喹125~250mg/d,羟氯喹100~200mg/d,沙利度胺25~50mg/d,②试服高氯环嗪(Homochlorcy-clinzine)30mg/d,③反复照射日光或人工光,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照射剂量,通过此法进行脱过敏;④涂用遮光剂;⑤避免服光敏药物与食物.
(3)对胆碱能性荨麻疹,①首选具有抗胆碱能作用的H1受体拮抗剂如玻丽玛朗5mg,2次/d或10mg,睡前服用;也可应用山莨菪碱10mg,2~3次/d;②还原型谷光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具有一定疗效,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③要适当限制强烈的运动,④通过逐渐增加水温和运动量,有可能增加耐受而达到脱敏目的,⑤有人报道使用特非拉丁和甲磺酸波尔啶(抗胆碱药物)联合应用效果很好.
9.中医分型及治疗 中医对荨麻疹的分型和治则看法颇不一致,但大约可归纳下列几型.
(1)风热型:相当于急性荨麻疹.皮疹色泽红赤,受风加剧.皮肤灼热,剧痒感,并觉手心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方用疏风清热饮,消风散加减:荆芥,防风,牛蒡子,苦参,蝉衣,石膏,知母,木通,银花,连翘等.
(2)风寒型:相当于寒冷性荨麻疹.皮疹淡红或淡白,遇冷,遇水和吹风后症状加重,得暖后减轻.自觉畏寒,恶风,冬重夏轻,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治宜疏风散寒.方用麻黄汤或桂枝汤加减:麻黄,桂枝,白芍,羌活,赤芍,独活,防风,荆芥,浮萍,炙草,生姜,白藓皮等.
(3)脾胃湿热型:相当于胃肠型荨麻疹.皮疹多少不定,胃肠道症状明显,纳差,脘腹疼痛,拒按或坐立不安,倦怠无力,大便秘结或溏薄.苔黄腻,脉滑数有力.治宜泄热,利湿.方用除湿胃苓汤合茵陈汤加减:茯苓,苍术,白术,厚朴,山栀,茵陈,防风,荆芥,香附,乌药,枳壳,泽泻,大黄,砂仁等.
(4)阴虚火旺型:多见于慢性荨麻疹.皮疹多在午后或夜间发作,皮疹时隐时现,来去无常,经久不愈.神倦乏力,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口干颊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光,脉数无力.治宜养血,滋阴,降火.药用四物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当归,生地,首乌,玄参,地骨皮,白芍,青蒿,龟板,鳖甲,勾藤,五加皮,白藓皮,桑白皮等.
(5)冲任不调型:多见于女性,因月经紊乱而引起荨麻疹.发疹有周期性,与月经有关,常有月经不调,经期超前或推后.经来腹痛,经色紫红或有瘀块.经来疹多,症状加重;经清疹退,症状消失.苔薄,舌有紫气,脉弦数.治宜调理冲任.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丹参,当归,赤芍,川芎,香附,木香,菟丝子,仙灵脾,巴戟天,防风,荆芥,甘草等.
(6)热毒燔营型:多为感染或药物引起的急性荨麻疹或血清病型荨麻疹.发病突然,皮疹广泛,全身大块状,色绛红,灼热感,奇痒.伴有发热,恶心,心烦不安,口渴喜饮,面红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治宜清热,凉血,解毒.方用清温温败毒饮加减;黄连,黄芩,生石膏,知母,银花,玄参,人中黄,芦根,土茯苓,滑石,生草等.
指导意见:
放松心情,多多锻炼,祝福你早日康复,全家健康.
温馨提示:
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