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本人是咽炎患者,咽部有异物感是常有的事,只是最近几天,不是经常性的咳嗽,但只要咳嗽就有很多啖要咳出来,这是以前没有过的现象,请问是怎么回事呢
最近两个周吧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有进行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分析原因及如何治疗,谢谢!!!
病情分析:
性咽炎是咽部最为常见的疾病.
慢性咽炎系咽粘膜的慢性炎症,常为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为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延
误治疗转为慢性或者各种鼻病后因鼻阻塞而长期张口呼吸及鼻腔分泌物下流,致长期刺激
咽部,或慢性扁桃体炎,龋病等影响所致,也可以因为各种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如粉尘,
颈部放疗,长期接触化学气体,烟酒过度等,另外全身因素如各种慢性病等都可继发本病
.主要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萎缩性或干燥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可
有各种不适感觉,如异物感,发痒,灼热,干燥,微痛,干咳,痰多不易咳净,讲话易疲
劳,或于刷牙漱口,讲话多时易恶心作呕.
指导意见:
慢性咽炎的饮食调治
1.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如猪蹄,猪皮,蹄筋,鱼类,豆类,海产品等,有利于慢性咽炎损伤部位的修复.
2.多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新鲜水果,绿色蔬菜,奶类,豆类等,有利于促进损伤咽部的修复,并消除呼吸道黏膜的炎症.
3.少吃或不吃煎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油条,麻团,炸糕,辣椒,大蒜,胡椒粉等.
4.经常饮用一些利咽生津的食疗饮品,以下两例供参考:绿茶蜂蜜饮:绿茶5克,蜂蜜适量.将绿茶置杯中,冲入沸水,加入蜂蜜饮服,每日1剂.可清热利咽,润肺生津.百合绿豆汤:百合20克,绿豆5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绿豆加清水适量煮熟,加入冰糖饮服,每日1剂.可清热润肺,养阴生津.
病情分析:
你好,你说的这种疾病是炎症引起的,
指导意见:
建议你最好是用菌必治输液治疗效果是比较好的,治疗期间建议你最好多注意喝一些水对疾病也是比较好的,在饮食上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对疾病也是比较好的.
病情分析:
中医以益阴清热理气,滋养肺肾,清利咽喉. 方药:沙参10克,玄参10克,麦冬10克,盐黄柏6克,桔梗10克,生甘草6克.如大便干,咽部干痛者,可服用知柏地黄丸
指导意见:
咽喉炎关键是保养.少讲话!防止感冒.辛辣食物.急性疼痛期间口服小苏打 琥乙红霉素 消炎治疗,含化华素片.严重的输液抗炎治疗.饭后服用.平常一定要多喝水.
以上是对“咽炎痰很多”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病,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主要是咽部粘膜炎症.
指导意见:
多发于成年人,其主要病因有屡发急性咽炎,长期粉尘或有害气体刺激,烟酒过度或其它不良生活习惯,鼻窦炎分泌物刺激,过敏体质或身体抵抗力减低等.慢性咽炎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如贫血,糖尿病,肝硬化及慢性肾炎等.
应由医生根据病因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局部对症治疗可以选用中成药,如利咽灵,草珊瑚含片,保安散等,可同时配合泡茶饮:双花,麦冬,胖大海,生甘草各等份,开水冲泡频服.清咽饮:乌梅肉,生甘草,沙参,麦冬,桔梗,元参各50克,捣碎混匀,每日3次,每次服15克左右,以沸水冲饮.
生活护理:
注意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减少烟酒和粉尘刺激,还需纠正张口呼吸的不良习惯.应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少用烟酒,积极治疗咽部周围器官的疾病.合理安排生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恼郁闷.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空气新鲜.宜吃清淡,具有酸,甘滋阴的一些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青果等.经常含服四季润喉片,薄荷喉症片等.
病情分析:
您好!您这种情况应该是慢性咽炎的症状,慢性咽炎咽粘膜慢性炎症.以咽部不适,发干,异物感或轻度疼痛,干咳,恶心,咽部充血呈暗红色,咽后壁可见淋巴慢性咽炎滤泡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咽炎患者,因咽分泌物增多,故常有清噪动作,吐白色痰液.
指导意见:
穴位电疗
慢性咽炎
(一)取穴
主穴:风池,天突,扶突,大椎.
配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双颈三角区.
(二)治法
先取主穴.用电疗机治疗.将电极板置双风池穴,向下向外侧移动,移至双颈三角区时加大电量.至整个咽部有流水样麻木感及咽部紧缩感,舒适感,再点状送电2~4分钟.其感应电量为5~7伏.然后,以3~4伏电量负极置天突穴,正极置大椎穴,点状送电2~4分钟,将负极分别移至双侧扶突穴点状送电1~2分钟.上法每日1次.如治疗5次无明显疗效,取配穴,外敷中药(山豆根,威灵仙各10克,共为粗粉,以温盐水湿润纱布包裹),用直流电导入10~20分钟.亦每日1次.上述方法10次为一疗程.
穴位敷贴
(一)取穴
主穴:天突.
(二)治法
每次仅取1穴.用市售之伤湿止痛膏剪成直径2厘米之圆片,局部用75%酒精消毒后贴敷.每日换贴1次,10次为一疗程.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扁桃体穴.
扁桃体穴位置:下颌角下缘颈总动脉转动前方.
祝您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
注意休息,减少操劳,适当锻炼身体。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