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天气冷的时候脚出汗把袜子都搞湿了搞得脚很冰冷
发病时间及原因冬天//可能是阴虚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没有接受过治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能用药物治疗吗.要多长时间可治愈
病情分析:
阴虚者表现为阴津不足,身体呈缺水状态,以致眼干,鼻干,口干,皮肤粗糙,头发干枯等.其典型症状是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头晕眼花,腰膝酸软,小便次多量少,心跳偏快,夜间盗汗,手足心发热,耳鸣等.
指导意见:
百合10克,女贞子10克,当归10克,竹叶10克,喝三次就会好的,
病情分析:
这个症状应该不是阴虚,而是阳虚导致的,
指导意见:
平时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气血运行,加快末梢循环,可以尝试中医温补肾阳药物,如右归丸调节.
病情分析:
青年男性主要症状是汗出异常考虑不除外身体阳气亏耗所致.
指导意见:
身体阳气亏耗容易在天冷的时候出现怕冷四肢出汗异常当然也要排除所穿鞋子的透气性的原因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如肾气丸可以多吃些菌类有助于调整机体的生理功能.
以上是对“阴虚天冷出汗如何治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您好,阴虚一般表现为体型偏瘦,舌红瘦小,容易上火,夜间盗汗或手心脚心易出汗等症状,不知道您是否符合这种情况.
指导意见:
如果是有出脚汗的情况,可以用一下这个偏方:萝卜白矾水
具体做法是:白萝卜60克,白矾15克.将白萝卜切片,与明矾同加水2500毫升,煎煮30—40分钟,去渣取汁,在水温适宜的情况下泡脚15—20分钟,每晚坚持一次,连续泡脚5—6天为一疗程,一般一两个疗程就会有很大改善.这个方子整体有收敛除湿的效果,尤其适用于青壮年汗脚者. 但正值发育期的人,汗腺分泌旺盛很正常,不宜长期,多次使用白矾.可以改用枯矾(白矾火煅后失去结晶水的产物,药店里可以买到)研成细粉,在洗脚后撒少许在脚趾部,可起到立竿见影的疗效.通常作用可以保持8—12小时,且停药后对机体不会有任何影响.
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病情分析:
人的汗腺最发达,人的出汗可分为三种:
(1)温热性出汗[2](thermal sweating),是由外界温度升高而引起的,一般除手掌和足趾以外,全身其他皮肤都可出汗.通过出汗发散热量调节体温.夏天坐着工作,每天的发汗量约为300克;体力劳动时可提高10倍;
(2)精神性发汗(mental sweating),是由精神兴奋或痛觉刺激等原因所引起,发汗主要见于手掌,足趾和腋窝3个部位.人在精神紧张时手心会出汗,即属于精神性出汗.精神性出汗从加刺激到发汗的潜伏期极短,只有数秒到20秒.所以在紧张,恐惧,兴奋等精神因素影响下,神经冲动从大脑皮质传递到手掌小汗腺部,乙酰胆碱的浓度升高,导致小汗腺分泌排泄活动短期内迅速增强,即产生手掌精神性出汗.也有学者认为另有精神出汗中枢,常保持有兴奋性,一加刺激后即产生反应性出汗.精神性出汗在掌跖处表现最为明显,也可见于手背,头面,颈部,前臂和小腿等处.少数人在高度精神紧张时,甚至会出现汗如雨下,汗流浃背的全身大汗情况.在恒温动物中,山羊和兔都不出汗,猫和狗仅在足趾,牛和猪仅在鼻端出汗.这些不出汗的动物是通过浅促吸呼散热来调节体温的.马,驴,骡几乎全身都出汗;除趾球以外的汗腺都属于顶浆分泌腺;在人类,仅限于腋窝部位有顶浆分泌腺,其他全是外分泌汗腺.动物足跖的出汗,认为在捕捉猎物时可防止滑脱,是生活上的适应现象.汗腺的分泌神经是交感神经,是胆碱能神经纤维.出汗中枢随动物而异,有的在脊髓,有的在丘脑下部(温热性出汗)等.人的精神性出汗中枢推测是在大脑皮层.汗液约含0.2%的氯化钠外,还含有K+,丙酮酸,乳酸,糖,肌酸酐和氨等.
指导意见:
(3)味觉性出汗. 属于一种生理现象 ,如吃某些刺激性的食物 (辣椒,大蒜,生姜,可可,咖啡 )后引起的多汗.
病情分析:
你好,您这是肾阳虚的症状,怕冷,手脚凉(重者夏天也凉);精神不振,腰膝酸冷;虚喘气短,咳喘痰鸣;自汗;嗜睡,多梦;腰痛,关节痛;听力下降;凌晨腹泻,或者便秘;小便清长或余沥不尽,尿少,夜尿频多;身浮肿,腰以下尤甚;发质干枯,断裂,脱落,白发;记忆力减退;下肢水肿;性功能减退;小腹牵引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收缩,遇寒则甚,遇热则缓,阳痿,;女性宫寒不孕,白带清稀,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或痛经;很容易导致更年期提前;子宫,卵巢,乳房易生肌瘤,囊肿,增生;舌白胖大或有齿痕;易患前列腺炎,秘尿系统感染,妇科病等生殖,秘尿系统疾病;易患骨质疏松,颈椎病,腰椎病;形体虚胖;反映在面部则色青白无光,易生黄褐斑,粉刺,痤疮,敏感等皮肤问题.
指导意见:
你好,可以服用右归丸:每服1丸(9克),日3次.金匮肾气丸:每服1丸(9克),日2次.多吃动物肾脏:食用动物肾脏具有补肾益精作用,是中医学“以脏养脏”理论的具体体现.因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某些稀有微量元素,故既有滋补又有强壮之功.海参:可补肾益精,滋阴壮阳.富含碘,锌等微量元素.能参与调节代谢,降低血脂.所含的粘蛋白质及其它多糖成分有降脂抗凝,促进造血功能,延缓衰老,滋养肌肤,修补组织等作用.虾:能工巧匠补肾壮阳,通乳排毒.富含蛋白质,脂类,矿物质,维生素,钙,磷尤其丰富,是壮骨佳品,虾肉的提取物中还含有免疫增强物质.芡实:具有补肾固精,补脾除湿功能.含淀粉,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与枸杞子同煮粥食. 此外,动物肉类,鸡蛋,骨髓,黑芝麻,樱桃,桑椹,山药等也有不同程度的补肾功效. 祝您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
你好 有可能是气虚或阴虚造成,如果是气虚引起的盗汗,一般是血管扩张功能不好,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来调整,心血不足造成的盗汗,心悸少寐,宜补血养心,以归脾汤加减方来治疗;
指导意见:
如果是阴虚体质引起,身体出现燥热症,也会有盗汗的情况,此时可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方来改善, 又阴虚火旺的盗汗,五心烦热,宜滋阴降火,用之以当归六黄汤加减方,但仍建议由中医师鉴别诊断后,再服药改善.
以上是对“阴虚天冷出汗如何治愈”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病情分析:
怕冷是阳虚,盗汗是阴虚,看来阴阳都有些不足.
指导意见:
1.最好找正规医院的老中医把把脉,开副药方.
2.睡觉前的锻炼:在体育场快走10圈,每周三次.可调剂阴虚平衡,一个月见效.
3.韩式“汗蒸馆”的效果也非常好.可以排出汗来,达道恢复紊乱机能的效果.
病情分析: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阳虚者则怕冷,四肢发凉,面色苍白.阳虚药物多是热性药,如附子,肉桂,鹿茸等,中成药的代表是“金匮肾气丸”.
指导意见:
阳虚体质宜吃性属温热的食物,宜吃具有温阳散寒作用的食品,宜温补忌清补,宜食热量较高而富有营养的食品.忌吃性寒生冷之物,忌吃各种冷饮,忌吃各种生冷瓜果.
用药的话最好用中药,这些一般要一个月到一年才能见成效.
生活护理:
祝你健康快乐.
病情分析:
你好,阴虚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指导意见:
这时候一定要注意身体的调理,平时要主意别受凉,别用凉水洗澡,洗完头后用吹风机吹干,避免淋雨,可以去超市买些姜茶,驱除寒气,晚上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时间泡长点,少吃寒凉的食物,如香蕉,西瓜,弥猴桃,否则,就会寒上加寒,吃点大枣,桂圆,莲子,核桃之类的,补补气血!
祝愿你身体健康!
病情分析:
这种情况是阴虚的表现,多数考虑是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的,你可以考虑服用六味地黄丸+五味子颗粒治疗.
指导意见: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药膳调理:(1) 百合粥 [功效] 润肺止汗,适用於肺热汗多. [材料] 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 [用法] 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 即可食用,吃饱. 【百合】甘,微寒.润肺止咳,宁心安神. (2) 黄蓍粥 [功效] 固表止汗,用於表虚自汗. [材料] 黄蓍2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 [用法] 将黄蓍煎汁,用汁煮米为粥,放入白糖调味温服. 【黄蓍】甘,微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 (3) 浮小麦饮 [功效] 益气固表止汗. 适用于小儿夜间盗汗或白天睡著出汗等症. [材料] 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 [用法] 熬浮小麦汁100毫升,加红糖调味. 【浮小麦】甘,凉.入心经.止汗. (4) 小麦山药汤 [功效] 补气敛汗. [材料] 浮小麦15克,山药15克,白糖少许. [用法] 二药同煎取汁150毫升,加糖调味, 每服50毫升,早晚各服1次. (5) 参归腰子 [功效] 补虚敛汗.主治病后虚弱而致的自汗或盗汗. [材料] 人参10克,当归8克, 猪腰子1个,姜,葱,盐适量. [用法] 将参,归切薄片,腰子去肾盂切碎, 与姜,葱,盐同放于盆内,加水适量,煮烂食之. 【人参】甘,平.大补元气,补肺益脾,生津,安神. 【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 (6) 生地黄鸡 [功效] 滋阴止盗汗. [材料] 生地黄150克,乌肉鸡1只,饴糖100克. [用法] 将生地黄切碎与饴糖拌匀,放入鸡腹内蒸熟即成. 【生地黄】甘,寒.滋阴凉血. 【乌鸡】甘,平. 补虚劳亏损,治消渴,中恶心腹痛. (7) 黑豆小麦饮 [功效] 祛风敛汗. [材料] 黑豆15克,浮小麦15克. [用法] 熬取二物汁液200毫升,加入糖调味频服, 每次服10毫升左右. 【黑豆】味甘,平. 补肾,明目镇心,久服,好颜色,不老. 止腹胀消谷.黑豆加甘草,大解百药毒. (8) 韭菜根汤 [功效] 主治小儿盗汗自汗,手足心热. [材料] 韭菜根15根. [用法] 将韭菜根加水适量,煎服. 【韭菜】味辛,微酸,温,涩. 归心,安五脏六腑,除胃中热. 归肾壮阳,止泄精,暖腰膝, 治吐血,尿血,唾血,衄血. 充肺气.韭菜根治诸癣. (9) 泥鳅汤 [功效] 多汗,自汗,盗汗等症. [材料] 泥鳅90克,食油适量. [用法] 用热水洗去泥鳅身上粘液,剖腹取内脏, 再用清水洗净,滤去水份,用适量油煎至焦黄, 再加水一碗煮熟可服.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您的资料初步诊断为手足多汗症的一种,可能和天气有一定关系,但多是自身的植物神经紊乱导致的,
指导意见:
治疗主要是外用止汗收敛的药物来浸泡,一般一个月会有不错效果,但也不能久用,以免破坏了汗腺导致无汗,也可以打肉毒素封闭治疗,另外你可以服用玉屏风散来看看有没有效果,具体的建议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确诊后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