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高切全血粘度4.69 中切全血粘度6.45 低切全血粘度10.89 血浆粘度2.01 红细胞压积0.38 红细胞聚集指数2.32 红细胞电泳指数6.11 化验结果,如何治疗,应该注意什么?75岁女
首先应重视自我保健,经常注意多喝水,体内水分增多,有利于冲淡血液缓解血液粘笛的程度,保持血液循环的畅通.同时,要注意调节饮食一日三餐的膳食营养要合理安排,控制热量和胆固醇的摄入,少吃动物内脏和动物油,每天食盐量不超过10克,绿色蔬菜,水果和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可适当多吃,豆类和含钙食品也应足量补充.血粘度高的中老年人还需因人制宜,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这对促进乐观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对某些血粘度高,且有血栓形成可能者,辅以降血脂药物治疗是很有必要的,如作用烟酸类消胆胺,硫胺软骨素,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药物,对降低血浆粘性改善红细胞变形,防治动脉硬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还有学者介绍,口吸取阿斯匹林0.3毫克,每日3次,或用潘生丁25毫克,每日3次,也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粘度降低.
此外,还有许多中药,如丹参,赤芍,郁金当归,川芎,桃仁,血竭,黄芪,香附,枳壳等组方煎汁服用对降低血粘度也有一定效果,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按病情需要对症施治,以达到行气,活血,化瘀之功效.
要使自己饮食保持低脂,低糖,并且要戒烟和少饮酒.因为饮食上的不合理容易使血脂异常,增加血粘度,不利于微循环功能.
中医认为,血液的运行赖气的推动,气虚无力运血,气滞血运受阻,阴虚时营血减少,清气不行,血液不运;阳虚时不能蒸化,气血瘀滞,均可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1气虚血瘀型:2气滞血淤型:3肝肾阴虚型:4脾肾阳虚型.
血粘度偏高
血浆中血脂升高,血糖升高和血有形成份增加,其特征是导致血液粘度增加,血流减慢,血液循环不畅,健康状态的一些表现是出现身体乏力嗜睡,精神差等,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高血粘度,高血脂症甚至血栓病.血液粘度偏高除了遗传因素外,大多数是由于生活习惯和饮食不合理所造成的.
建议:
1)多饮水,早晨起床后及每餐前空腹饮用一,2杯温开水,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粘度,保持血液循环畅通.
2)多吃蔬菜水果,能改善血液流变,有效降低血液粘稠度.
3)少食动物油脂和内脏,多吃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
4)粗粮和细粮搭配,多吃杂粮如玉米,高粱加工的食品以及马铃薯,豆类等.
5)戒指饮酒,戒烟.
6)劳逸结合.
7)中药保健:●丹参,红花适量,水煎当茶;●田三七研末吞服,一日2次.此外,定期用本仪器检查观察血粘度参数的变化曲线,以了解自己健康状态的发展趋势.
高血脂,血粘度偏高者如何选择保健食品?
高血脂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血浆脂蛋白是血浆中一类结构复杂的复合物,主要成分是脂类(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胆固醇脂)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糖类.血浆脂蛋白不仅是血浆运输脂类的形式,而且还有调节脂类代谢的作用.根据脂蛋白密度的高低,可将脂蛋白分为4种,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1.影响血脂的因素
血浆脂蛋白主要由消化道吸收而来,也有部分由体内合成或其他组织转运而来.影响血浆脂蛋白含量的因素主要有:年龄与性别,随着年龄的增加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在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膳食成分对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影响,高脂.,高糖,高热能的食物最容易引起血浆脂蛋白的增加.控制某些食物的摄人是改善离血脂的方法之一,如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应少食或不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食品;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人群应少食肥肉和高糖类食物.所以,在日常饮食中,要注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维持能量摄入的平衡,避免摄人高脂,高糖,高热能的食物,如:肉类,甜点,油炸类食物;多摄入低热能,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提供足够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日常饮食中具有调节血脂的食物有:茄子,黄瓜,玉米,植物纤维素,洋葱,大蒜,银杏,山楂,苹果,大豆,香菇,花生,菊花,螺旋藻,海水鱼以及豆荚类,菌藻类,瓜果类食品等.
2.具有调节血脂功能的保健食品
调节血脂类的保健食品通过多种机制,有些能够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有些能够降低血液中的甘油三酯浓度,有些能够将此两项在血液中的浓度同时降低,还有一些保健食品能够提高对人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从而有利于降低血脂,延缓和预防动脉硬化,预防高血脂引起的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需要调节血脂的人群一般为中老年人和高血脂人群.高血脂者可选用的保健食品有:
(1)富含类黄酮的食品,如:银杏叶提取物,如银杏片等;大豆异黄酮制剂.
(2)鱼油类制品,如:深海鱼油,富含DHA,EPA,如果能同时服用维生素E,效果会更好.
(3)卵磷脂类食品,如;大豆卵磷脂等.
(4)其他还包括大蒜素,丹参素,红花提取物,茶多酚,低聚糖等.富含膳食纤维或添加膳食纤维,具有润肠通便功能的食品,如:魔芋粉,麦片等.花粉中营养物质十分丰富,含有生物黄酮,肌醇,三萜烯酸以及多种维生素等,对于降血脂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螺旋藻不仅是优质蛋白质的原料,而且还含有海藻多糖及丰富的B一胡萝卜素,同时富含丫一亚麻酸,其含量超过月见草油,不仅能增强免疫功能,而且有明显调节血脂作用.
血浆粘度饮水可使血液立刻变稀.
饮水首先要掌握时机.早晨起床后,三餐前(饭前1小时)和就寝前,最好饮水200毫升.
还应饮用稀释效果好的水.盐水会促进细胞脱水,不足取;冷水会刺激胃肠血管收缩,有碍水吸收进入血液,不宜饮;纯净水,因为太“纯”,其低渗状态会使水很快进入细胞内,对稀释血液也不理想.理想的稀释水是20~25℃的白开水或淡茶水,其张力,密度等都接近血液和组织细胞.
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医学家推荐以下具有血液稀释功能的食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有黑木耳,洋葱,柿子椒,香菇及草莓,凤梨,柠檬等;具有类似阿司匹林抗凝作用的食物有番茄,红葡萄,橘子,生姜;具降脂作用的有香芹,胡萝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带,玉米,芝麻等.
血液过於黏稠的人,日常饮食宜清淡,少吃高脂肪,高糖饮食,多吃些鱼类,新鲜蔬菜和瓜果,豆类及豆制品.上述医学家推荐的能稀释血液的功能性食物,可根据情况选择食用.也可服用阿司匹林40毫克,一日1次;维生素C100毫克,一日3次;潘生丁片50毫克,一日3次;中成药复方丹参片3片,一日3次.上述药物有改善血管壁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增加血液流速,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
有益于控制胆固醇的食物
膳食纤维有利于血胆固醇的控制.一方面膳食纤维会干扰胆固醇被人体吸收,也可与胆酸及胆盐结合而将其排除于体外,体内为了维持一定的胆酸浓度,而促进胆固醇在肝脏进行氧化作用产生胆酸,增加胆固醇的消耗.另一方面,富含纤维质的食物脂肪都不高,因此成了可以控制胆固醇的营养素.
大蒜被认为可以降低肝脏产生胆固醇的数量,因此被认为有利于降低胆固醇.黄豆制品也被认为和降胆固醇有关,和它的黄豆蛋白,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卵磷脂有关.还有就是鱼类,因为富含ω-3脂肪酸(就是您常常会听到的EPA及DHA),因此不但可以降低胆固醇(还有三酸甘油脂),还可以抑制血小板的不正常凝集,防止血栓的形成.其它如糙米,燕麦,薏仁,黑豆,玉米等食物,也因为它们的植物蛋白及膳食纤维,被认为有助于降低胆固醇.
自由基会促成LDL转变成有害的形态沉积动脉,因此抗氧化的营养素(β-胡萝卜素,维生素C,E等)也是胆固醇偏高者应该注意充份摄取的营养素.此外,胆固醇偏高也是新陈代谢的问题,如果维生素B群及微量矿物质摄取均衡,将利于新陈代谢,也利于胆固醇的控制.在此全谷类食品及绿叶蔬菜的重要性再一次得到印证.
有研究指出每天喝少量红酒会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这是因为少量的酒精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而且红酒中有促进HDL上升及补捉自由基的成份.但我们不希望酒仙们以此作借口多喝两杯.酒精之害人所共知,而且酒精会刺激三酸甘油酯的上升.少量是指多少呢?,对不起,80cc以内,请勿贪多.
持续性的有氧运动会促进HDL的上升,重点是持续2字;戒烟也是胆固醇高的人必需要作的事.吸烟会使血液更为浓稠及容易凝集,更容易造成动脉硬化.也有研究指出,戒了烟,HDL就上升了.
胆固醇过高的人,食物的选择及生活应该注意的事项
控制体重,避免过重,肥胖者应实施减肥计划
均衡摄取各种食物,避免偏食,食物摄取亦宜以生鲜食品为主
控制油脂摄取量,少吃油炸,油煎或油酥的食物,及猪皮,鸡皮,鸭皮,鱼皮,猪肠,香肠,甜腻糕饼类等高脂肪食物.
避免大量摄取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脑,肝,腰子等),蟹黄,虾卵,鱼卵等食物.
烹调用油宜选用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大豆色拉油,玉米油,葵花油等植物油,烹调宜多采用清蒸,水煮,凉拌,烤,烧,炖,卤等方式,避免油炸及用油过多的煎炒方式.
使用低脂,脱脂乳品取代全脂乳品
尽量以鱼,鸡肉取代猪,牛肉(没有脚的赢过两只脚的,两只脚的胜过4只脚的),因鱼鸡肉含不饱和脂肪酸较高,而猪牛肉含饱和脂肪酸较高.
增加全谷类食品及蔬菜水果,黄豆制品的摄取
避免过量含糖食品,0食,垃圾食物的摄取
适当调整生活型态,例如:戒烟,运动,以及压力调适.
注意整体的饮食型态,远比把某些食物拒于千里之外更为重要.
食物中之胆固醇含量
食物名称
胆固醇量(毫克/100公克食物)
牛腱66鸭赏144乌鱼子632原味酸奶5
牛腿肉60全鸡74鲍鱼59牛油182
牛肚134鸡爪114牡蛎51.1猪油102
羊肉24鸡心143小卷319.5鸡油69
猪大里脊52鸡肝359乌贼203鲜鸡精25
5花肉66鸡胗196明虾156巧克力9
猪舌105火鸡54虾仁169蛋卷145
猪后腿肉65鹅肉71海蜇皮22蜂蜜蛋糕160
猪蹄膀94勿仔鱼84咸鸭蛋514蛋黄酥577
猪肝314虱目鱼38鸡蛋433鱼丸23
猪肚68草鱼36鸡蛋白0福州丸34
猪肾267鲤鱼55鸡蛋黄1131
甜不辣11
猪脑2075鲑鱼60鹌鹑蛋600
猪大肠112鳕鱼排23全脂鲜乳14
猪小肠199秋刀鱼43果汁调味乳8全植物性食品0
西式火腿33吴郭鱼65低脂鲜乳105谷类0
香肠65白带鱼68.7全脂奶粉91植物油0
培根49鲣鱼64低脂奶粉56黄豆制品0
猪血54白鲳65.6羊奶粉103蔬菜类0
鸭肉93小鱼干669香草冰淇淋10水果类0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