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网儿科 → 经常发烧,吃一般退烧药可退烧但反复发作,胃里和舌头不舒服

经常发烧,吃一般退烧药可退烧但反复发作,胃里和舌头不舒服

保密 | 0个月 悬赏20个健康币 2006-02-14 10:42:06 2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经常发烧,吃一般退烧药可退烧但反复发作,胃里和舌头不舒服,血液检查无误,也非肺上原因,怀疑是骨头发热,该怎么办。
有无良方或建议。

医生回复区

王军
王军 宁波明州东部康复医院   副主任医师 擅长: 肺气肿、肺心病、ards、copd、脓毒血症等 帮助网友:7827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17-10-14 13:16:53

      尊敬的患者朋友,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对于您目前咨询的问题来看,可能为自身免疫力差导致,建议您多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加强营养,多食用蔬菜水果,祝您生活愉快。
      

徐强
徐强 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擅长: 过敏性咳嗽,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2006-02-14 10:57:46 我要投诉

      你好:好象属于骨蒸朝热吧,你可以服用:小柴胡颗粒.或柴胡注射液多可以.我现在给你说一下发热:人体的产热和散热在正常健康情况下,这一对矛盾经常保持着动态平衡。当患某些疾病时,此相对平衡的关系发生障碍,使产热过多,散热过少,则引起发热。根据体温上升的机理不同,发热可分为两大类:一、致热原性发热大多数患者的发热系由致热原所引起的,如各种病原体、细菌、细菌内毒素、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渗出液中的“激活物”、某些类固醇、异种蛋白等,在体内产生致热原,称为内生性致热原。目前认为这些致热原作用于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使其被激活而生成和释放出白细胞致热原,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改变其功能状态,从而影响产热和散热过程,使产热增加,散热降低,引起体温上升,出现发热反应。致热原性发热可见于下列情况:(1)炎症性发热疾病时,病灶充血明显,致热原吸收较快,渗出液中中性粒细胞越多,渗出范围越大,则发热来的越快,热度越高;而增生性炎症(如结核病)致热原来自大吞噬单核细胞,其数量不多,产生致热原较少,再因吸收进入血液的速度也较慢,故发热较慢,热度较低。(2)炎症病灶内虽有渗出液的中性粒细胞及致热原积聚,若周围组织增生形成包囊或机化,则致热原的吸收较慢,表现为中度发热、低热,甚至无热。但是当囊内压力增加(如渗出液增多)或屏障被破坏(如挤压疖痈等)时,则可由无热或低热转为高热。反之,由急性渗出性炎症转为慢性增生性炎症时,则可由高热转为低热。致病微生物从病灶大量进入血液中,可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引起大量内生性致热原的产生和释放,也可出现弛张热或消耗热。(3)无菌炎症的发热,是由于某种损伤(如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等)和因供血障碍,引起组织坏死时,发生白细胞浸润的炎症,炎性渗出物中的蛋白质和白细胞吞噬组织碎片后,均能激活白细胞并生成和释放白细胞致热原,而产生发热。(4)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热,因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中性粒细胞而释放内生性致热原,故致发热。(5)致热类固醇的发热,是由于类固醇致热原引起的发热,如周期热、肾上腺性征异常症、肾上腺肿瘤、慢性肝炎、肝功不全以及应用原胆烷醇酮治疗等,均可使体内游离原胆烷醇酮增高,在血浆中的游离型增高(正常血浆中原胆烷醇酮呈结合状态,游离部分浓度低),能使中性粒细胞释放内生性致热原,而引起发热。(6)肿瘤病人的发热,可能是组织损伤部位的炎症反应形成白细胞释放内生性致热原;也有认为是肿瘤细胞的自身免疫因素激活白细胞释放内生性致热原;再有认为即是肝癌、肾上腺癌能引起游离型原胆烷醇增高,产生致热原;还有认为是某些肿瘤组织本身(如淋巴网状细胞瘤)可含有致热原。二、非致热原性发热属于非感染因素所致的发热,主要见于以下情况:(1)产热过多,如癫痫持续状态或惊厥后的发热,是由于肌肉抽搐短时期内产生的热量大于散热而致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发热,是由于甲状腺素分泌增多,基础代谢增高,另一方面是产生的热量不能以高能磷酸化合物形式贮存,以热能形式散发,故产热增多。(2)散热减少,如广泛性疤痕、广泛性皮炎、鱼鳞病、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由于汗腺机能缺乏,同时皮肤的散热受到影响,而出现发热。又如心力衰竭伴发热者,是由于心排血量减少,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水肿,加之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致皮肤血管收缩,故影响散热;同时,肺部充血使心肺循环受阻碍,故使肺呼吸蒸发散热减少。再如大量失水、失血引起血循环量减少,散热量降低,周围循环衰竭和贫血使大脑皮层功能失常,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故出现发热。若失水量超过体重的1%时,可使体温上升0.2℃~0.3℃,小儿尤为常见。(3)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失常,如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系统的某些病毒性疾病、中暑、安眠药中毒、颅内出血、颅骨骨折等,可影响或直接损害大脑皮层下的体温调节中枢,以致散热发生障碍(无汗)而出现高热。故无汗和高热为此类发热的特征。如神经功能性低热,是由于大脑皮层不稳定,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正常体温调节中枢障碍而致低热。此低热特点为上午体温高于下午。典型的间脑病发热,常伴有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如出现糖尿病、肥胖症、剧烈饥饿感,常伴心悸、无汗、精神症状等。我这样给你回答你满意么?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
      

快速问医生下载
婴儿发烧抽搐如何治疗 脑梗塞发烧肺炎多久能好 中风以后发烧的原因 大人发烧38度头晕无力
1 2 3 4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小柴胡颗粒

小柴胡颗粒

本品用于解表散热,疏肝和胃。本品用于寒热往来,胸...[说明书]

医用退热贴

医用退热贴

用于发热患者的局部降温。仅用于体表完整皮肤。...[说明书]

医生在线免费咨询

关闭

loading

看病 男科 妇科 癫痫 性病 养生 新闻 白癫风 牛皮癣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快速问医生二维码
医师的追问
赠送医生锦旗:赠送医生锦旗是对医生回复的一个认可及鼓励!
赠送不赠送
返回
支付金额: 赠送医生锦旗支付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扫描二维码支付
关闭投诉
您好,虽然我们的工作人员都在竭尽所能的改善网站,让大家能够非常方便的使用网站,但是其中难免有所疏漏,对您造成非常不必要的麻烦。在此,有问必答网向您表示深深的歉意,如果您遇到的麻烦还没有解决,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优先特殊解决您的问题。 请选择投诉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