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我岳母最近一段时间身体有点不适,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头也经常的很晕,还有点出汗,心也很慌,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希望得到的帮助:家族性直立性低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低血压是指从卧位或者蹲位突然站立时血压明显的降低,患者有晕厥、无汗、脉率固定、勃起功能障碍、夜尿、脉率固定等,称为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建议患者起床走动及体位改变时,动作要慢,避免骤然起立。平时宜穿弹力袜、紧身裤或用弹力绷带,以减少直立时下肢静脉血液淤积。
1.睡眠时床头应抬高25~30厘米,起床时尽量减慢变换体位的速度,或分段改变体位,即卧位-坐位-立位,以防因脑供血不足而晕倒。
2.持之以恒的运动有助于减少低血压发生,但应注意运动量不宜过大,也不要做体位变动过于剧烈的运动,以步行、慢跑、游泳等项目为宜。运动后应无气喘,心率不超过110次/分钟。
3.服药前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凡可引起头昏、头晕及低血压的药物应慎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头晕、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一旦有这些症状发生,应立即测量血压并坐下或躺下,防止病情加重。
4.合理调整饮食。对于老年人,为了防止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晚间宜进干食,利尿剂尽量在白天应用,以免夜间起床小便发生意外。国外医生观察到咖啡因对慢性直立性低血压疗效甚好,早餐前30分钟口服咖啡因0.25克,能减轻饭后血压下降。也可在早饭前喝杯浓咖啡,借此提供咖啡因,也可收到相似效果。
5.积极诊治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发病。
直立性低血压是内环境稳定受损的常见临床表现,见于15%~20%的一般老年人。其患病率随年龄、患心血管病和基础血压的增高而增多。许多老年人其体位变化时血压有大范围的变化,并与其基础卧位收缩期血压的高低密切相关。即当基础卧位收缩期血压最高时,体位性的收缩期血压下降最大,直立性低血压立位时收缩期血压下降320mmHg(2.7kPa)。直立性低血压是老年人晕厥和昏倒的重要危险因素,即使在无其他自律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证据者中也是如此。又称直立性低血压,其典型的症状是从平卧位突然转为直立性,或长时间站立时发生血压显著下降,并伴有脑缺血症状,严重的甚至可引起晕厥,取平卧位后血压回升,症状消失。偶见有平卧血压降低的体位性低血压。
低血压除病因治疗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饮食,补足营养,避免饮食过饱或饥饿,不饮酒。
(2)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充分的睡眠时间,避免劳累和长时间站立。
(3)症状明显者,可穿弹力长袜,用紧身腰带。对少数慢性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也可给药物治疗,如中药补中益气丸、生脉饮。
生理性直立性低血压在健康老年人,此型低血压日日有剧烈的变化,与老年人血压增高以及属老年人特征性的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体位改变反应的增强有关。它常为一般的低血压应激所诱发,例如血容量减低、服用降压药物、或排尿时所作的Valsalva动作。生理性直立性低血压虽一般无症状并属脆性,但可能足以降低脑血流引起头昏或晕厥。长期卧床休息可进一步降低血压的内环境稳定,产生严重的体位性低血压 。
直立性低血压在从坐位或卧位站起时出现头晕;颈部骨关节炎或肌肉痉挛的病人活动颈部时可加重头晕;颈A窦性晕厥的病人穿硬领衣物,活动颈部可加重头晕,甚至出现意识障碍;如视觉改变,麻痹、感觉改变、意识改变和头痛?(这些症状提示更加广泛的神经功能异常,头昏、眩晕、听力改变只是部份的症状)(感觉缺失在老年和慢性衰弱病人可导致环境定向障碍,可被描述成头晕如心动过速、心悸、心绞痛,提示心脏疾患如思维障碍、妄想、幻觉、奇异行为可抑郁,提示有精神性头晕)是否有焦虑症状,提示过度换气是直立性低血压发作可致头晕。
以上是对“家族性直立性低血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直立性低血压性的5个诱因,老年人因神经调节功能差、动脉弹性下降、体质虚弱等原因而较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特别是在一定因素的诱导下,体位性低血压就更容易发生。了解以下这些诱因,对预防体位性低血压是不无裨益的:
1.餐后血液积于内脏,使循环血量降低,若突然起立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发生。
2.热水浴之后,在体位变动时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特别是在直立位或者由卧位突然起立变为直立位时。
3.久站后易致体位性低血压。
4.某些神经系统疾病、造血系统疾病、营养不良以及糖尿病等疾患容易导致继发性体位性低血压。
5.一些常用药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硝酸酯类制剂、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物等,均可通过降低循环血量、增加外周血量或影响交感神经活性而引起药物性体位性低血压。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8种对策
针对引起老年体位性低血压的常见诱因,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采取下列预防措施:
1.少食多餐,不宜吃得过饱。餐后不要马上活动,可适当休息几分钟后再站起行走或干其他事。同时要多饮水,每日至少喝2~3升。
2.热水浴时要事先准备好浴垫或小椅子,洗浴时坐在浴垫或椅子上,洗完后要适当躺一会儿再起立活动。
3.呈站立状态时要每隔几分钟活动一下身体。另外,弯腰后不可突然站起,应扶墙或借助其他物体慢慢起立。
温馨提示:
改变体位应缓慢,睡觉头部垫高。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