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半夏厚朴汤▲▲▲〖方源〗《金匮·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22》:“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组成〗半夏一升(12g)厚朴三两(9g)茯苓四两(12g)生姜五两(9g)苏叶二两(6g)〖用法〗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方歌〗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5top〖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腻,脉弦缓或弦滑。〖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5top君──半夏──和胃降逆,化痰开结,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原文臣──厚朴──苦辛而温,行气开郁,下气除满,助半夏以降逆散结。原文┌茯苓──甘淡渗湿健脾,助半夏以化痰。佐│└生姜──辛散温行,助半夏和胃而止呕。使──苏叶──芳香疏散,宣肺疏肝,助厚朴行气宽胸,宣通郁结之气。本方特色5top1.本方主治梅核气。以咽如物阻,吞吐不得,苔白腻,脉弦滑为证治要点。2.若气郁较甚者,可酌加香附、郁金等以增强其行气解郁之功;胁肋疼痛者,可酌加川楝子、元胡索以疏肝理气止痛;咽痛者,可酌加玄参、桔梗以解毒散结,宣肺利咽。3.癔病、胃神经官能症、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食道痉挛等属气滞痰阻者,均可用之。5top津伤较重或阴虚者不宜使用。如见有咽干颧红,舌红少苔,阴伤津少者,虽有梅核气之特征,亦不宜使用本方。原因5top《医宗金鉴》:“咽中如有炙脔,谓咽中有痰涎,如同炙脔,咯之不出,咽之不下者,即今之梅核气病也。此病得于七情郁气,凝涎而生。故用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茯苓佐半夏,以利饮行涎;紫苏芳香,以宣通郁气,俾气舒涎去,病自愈矣。此证男人亦有,不独妇人也。”临床报道:用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咽异感症34例,若因情志刺激,伴有胸胁胀满,善太息较重者,加香附、陈皮、瓜蒌;病久气阴两虚伴有神疲乏力,心烦失眠等症者,加黄芪、沙参、黄连、黄芩、枣仁、丹皮等。治疗结果,治愈(症状完全消失,1年以上无复发者)8例;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无明显复发者)20例;有效(症状得到控制,易复发者)4例;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者)2例,总有效率为94.1%(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3∶11)。实验研究:本方能明显抑制喉反射运动,消除咽喉异物感,还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中成药研究,1989;7∶11)。
咽部肿块梗阻感(也称为癔球)是病人咽喉并无肿块时,感到在咽喉部有肿块存在。此感觉产生于食管肌肉的不正常活动或异常的敏感性,也可发生于频繁吞咽者和因焦虑、强烈精神刺激或过度呼吸引起的咽喉干涩者。癔球的感觉可使病人不思进餐,但进食、喝饮料或哭泣常常使癔球症状减轻或消失。.诊断和治疗为确定这种异常感觉的原因,医生要详细询问病史和做体格检查。可能会安排全血细胞计数、胸部X线检查、食管吞钡X线检查和食管压力测定(见第100节)。如果症状典型,检查也未发现客观异常,而社会心理紧张因素明显存在,即可作出癔球的诊断。向病人承诺没有严重问题存在,可以使病人症状减轻或缓解。没有特异性药物能治疗癔球。但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可能会有帮助。如果病人的问题是焦虑、抑郁或其他社会心理方面的问题,则应该做针对性治疗,请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医生会诊能更有帮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