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宝宝出生就有一块鲜红色的印记,现在这块类似长方形的印记凸出来了,在脖子上,去医院看说是草莓状血管瘤,挨着大动脉,不好治疗
你好,嗯,很高兴为您解答,宝宝这一个突出来的红色胎记是血管瘤的典型表现。由于位置特殊,不好采取物理的方法治疗,主要是怕影响到大动脉。这种病要尽早治疗,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血管瘤面积会加大,到时候会增加治疗的难度。你可以到一些权威的医院做治疗。像北京上海一些比较知名的医院。
指导意见:
超声微创介导术
草莓状血管瘤
草莓状血管瘤图册
是专门针对婴幼儿草莓状血管瘤的一种治疗技术,其方法是采用一种极细的导管针将我们专业自行配伍的血管瘤药物导入到患处,使畸形病变的血管组织逐渐机化、萎缩,直至完全闭合消失。
超声微创介导术跟普通注射的区别:普通注射使用的是一般的注射用针,比较粗,患者比较疼痛;普通注射是盲打,在不确定瘤体的深浅情况下作用;普通注射一般使用的药物是硬化剂和同位素,如尿素、鱼肝油酸钠、无水酒精、磷32等。超声微创介导术是在仪器精准定位可视状态下进行的,使用一种极细的导管针,治疗的时候孩子不疼痛,治愈后不会有创面,用的药物是我们自行配伍的专科用药,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无副作用。每次的治疗过程不会很长,治疗的时候孩子不会疼痛,治愈后孩子不会有毒副作用,不会留下痕迹,不会复发。
治疗周期:一个疗程大约5-10天,一般情况下一个疗程就可以完全治愈。平阳霉素治疗(1)原理及方法平阳霉素作为新型的抗肿瘤抗生素,具有副作用轻微,对造血及免疫功能基本无损害的特点。血管瘤体内注入平阳霉素可迅速抑制血管及血窦内皮细胞增生,从而抑制其发展并最终促其消退,国内报告有效率约70%~90%。(2)疗效评定平阳霉瘤内注射后随访三个月以上评定疗效。Ⅰ治愈瘤体基本消失,表面遗留轻度色素沉着,无瘢痕。Ⅱ显效瘤体体积明显变小、颜色基本消失,触之血管瘤特有柔软感消失。Ⅲ有效瘤体体积未见增大或稍变小,颜色变暗,表面出现凹陷Ⅳ无效瘤体未见缩小,或反而较前有所增大。根据以上评定标准,应用药物注射约1000余例,有效率达90%以上,平均疗效2~3次,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因此,小剂量注射不失为治疗血管瘤的有效方法之一。放射治疗草莓状血管瘤
草莓状血管瘤图册
放射治疗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由于放射治疗对许多增生期的血管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缩短进入消退期的时间,因此对不少病例都有助于其较快消退。历史上先后使用过如X射线、同位素敷贴、镭照射及同位素胶体注射等多种方法,并于1930——1950年在美国形成了其治疗血管瘤的全盛时期。增生期血管瘤的血管内皮细胞处于幼稚的增殖状态,对放射治疗有较高的敏感性,经治疗后血管生成过程停止,毛细血管瘤闭塞变性,出现类似消退的表现,效果较为可靠和客观。但由于放疗可能出现局部皮肤色素改变尤其是色素减退、瘢痕形成、毛细血管扩张等并发症,导致了对消退后皮肤最终效果的影响;此外,剂量过大的放射治疗甚至可造成骨生长中心的阻抑、深部组织损伤及慢性放射性皮炎等并发症。虽然Li、Cassady1974曾对较大样本的治疗组进行了长达20年的随访,认为远期的肿瘤发病率并未增高,但许多完整的个例报道发现,20年——30年后,一些接受了即使是很低剂量放射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区出现了肉瘤;颈部接受低剂量放射治疗后,甲状腺、涎腺肿瘤及甲状旁腺功能衰竭的远期累及危险度增加;胸部放射治疗导致后期乳房发育受限等,这些现象给放射治疗的开展蒙上了阴影,尤其是在出现了激素治疗之后,放射治疗的使用大为减少。干扰素治疗干扰素α-2a能阻断内皮细胞的移行和增殖,并能通过阻断成纤维生长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作用来阻碍血管生成的其它步骤。给药方法是:皮下注射干扰素300万U/平方体表面积,间隔时间一般7个月——10个月。在应用中未发现不良反应。暂时副作用有发热、中性白细胞减少。此药仅用于大面积的对激素和激光治疗无效的病例。近年来出现的干扰素治疗,对于复杂的重症血管瘤则是一种新尝试。干扰素的可能作用机制在于阻抑了内皮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的其他步骤。White1989首先用干扰素α-2a成功治疗了1例肺部毛细血管瘤病患者。目前认为,干扰素治疗血管瘤的主要适应证是:作为占位并侵犯主要脏器或通道而危及生命、生长在四肢有致截肢危险,并经皮质类固醇系统治疗无效的重症婴幼儿血管瘤;对Kasabach-Merritt综合征,可作为一线药物。一般选择经皮下注射、按体表面积给药。因病例数少,对该治疗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温馨提示:
及时采取治疗是婴儿血管瘤的护理方法之一,由于婴儿本身的抵抗能力就非常弱,因此妈妈对婴儿护理的重点就是,防止血管瘤的瘤体发生破裂,一旦瘤体发生破裂的话,不及时止血,严重的会威胁到婴儿的生命。可以看出对得了血管瘤的婴儿护理一定要特别的细心。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