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问题:请帮我看看我爸是否患有精神疾病? 个人病史:糖尿病、高血压、强直性脊柱炎、手腕2年前发生骨折,目前韧带有点损伤。 现状简述:62岁。平时很正常,干家务活、烧菜,和我妈相处的还行。但平静一段时间或有特殊事件发生,比如过节亲戚聚会。我爸就会变得敏感易怒,一句不对就立马和我妈吵起架来。这情况这两年越发频繁。 具体行为: 1.话语重复:吵架时就是重复的翻旧账,我妈在旁边不说话,他能将以前几件事翻来覆去的讲个5、6遍,言语几乎一摸一样。而且就是上午讲完了,下午过段时间又讲几遍,晚上又讲几遍。我如果在的话,也可以盯着我把相同的几段话来回讲一两个小时。 2.全是负面记忆和想法:翻旧账的时间跨度可以到我出生以前,有些事我和我妈都觉得过去了忘了,他却记得很清楚,然后再提出来。认为我妈“从来没对他好过,从来没给他买过东西,从来不关心他”(每次吵架都会说,就算前段时间两人一起出去旅游,或者我妈帮他买衣服过后)。还扬言就算分开了也不会给我妈好过。 3.听不进\\理解不了别人的话:我妈刚说一句话(我认为没什么不妥的),他可能立马就指着人骂起来了。两人分开房间时,我劝他说“老妈不想吵架”,他立马冲出房间指着老妈吼起来了。我觉得他把我的这句话理解成“老妈不想吵架,那就是老爸想吵架”,而且以为是老妈指使我说的。几乎所有的话,他都能把它理解成对他不好的意思。 4.话语前后矛盾:一会说“有事从来不找我商量”,找他商量后又说“你又不会听我的”。或者“从来不为家里做点事”、想做事又说“你又做不好的”。 5.行为过激:有时会动手打人,砸东西,还有一次在我们睡觉的时候,一个人晚上把我妈所有的衣服和包从橱柜里搬出来(相当多的,一年四季的衣服),扔在客厅。 在我记忆中以前父亲不是这样的一个人,是个顾家能干、令我自豪的父亲。但现在我却觉得他有点可怕,弄得家里鸡犬不宁。所以,如果我爸可能患有精神疾病,我想尽快给他治疗,也拯救一下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在此谢谢各位医生提出您的宝贵意见。非常感谢。
你好,根据你所提供的信息资料来看,你爸爸的症状表现,一方面考虑可能出现了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情况,另一方面考虑存在人格障碍的可能,基本上不考虑是属于精神疾病的情况。建议你们家人对你爸爸更多一些理解和体贴关照,尽量清淡饮食,适当运动锻炼,避免过劳和不良精神刺激。必要时可以陪她去当地正规医院心理科或者精神卫生中心就医诊治。
王医生您好。刚看了男性更年期综合症的相关资料,感觉和我爸的相关表现很相符:缺乏信任感,大便时秘时泄,肌肉松弛,特别是肚子很大,他吃东西很少的。所以,我想带他去医院看看,具体挂什么科呢?
你好,男性更年期综合症是属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考虑到你爸爸同时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建议您挂内分泌科为你爸就医诊治。
非常感谢王医生您提出建议。
不客气的!如果您以后有什么疑问或者困惑,可以直接向我提问的,我愿继续为您提供更多帮助。
                                          你好!看了你的描述,感觉你爸爸现在有点偏执了,建议你先带他去医院神经内科查体,他的性格大变,看看是否脑血管神经病变引起的偏执症状,然后做相应的调整治疗。单纯的偏执性障碍,应该去找精神科医生咨询诊治。
                                                                          
                                          你好,从你描述的状况来看,你爸有可能是有轻度的抑郁症的。为了家庭和谐,请耐心的说服他一起到医院里去看一看病。如果你说精神科他不愿意听的话,感觉自己是个精神病人。我们就去医院先和医生商议一下,在内科给他看病。不管怎么样,得到医院里去诊断治疗。
                                                                              
      以上是对“问题:请帮我看看我爸是否患有精神疾病”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医生
                                                                      你好,您的父亲以前是一个行为容易过激的人吗?具体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是否有较为明显的诱发事件?根据您的描述更像是冲动型的人格障碍,性格敏感偏激。仅从你的描述是无法判断他是精神疾病的。
                                                                          
温馨提示:
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