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1,第一代经典抗抑郁药: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和三环类抗抑郁药.
2,第二代新型抗抑郁药:由于新药发展很快,新药层出不穷,如万拉法星,萘法唑酮等,但目前仍以选择性五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剂为主,临床应用这类药物也最多最广.而某些抗精神病药如舒必利,抗焦虑药阿普唑仑,罗拉,丁螺环酮和中枢兴奋药哌甲酯的抗抑郁作用尚存在争议,故从略.
第一代经典抗抑郁药,主要有两种,即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和三环类抗抑郁药.
1,单受氧化酶抑制剂
异丙肼是本世纪50年代问世的第一个抗抑郁药物.异丙肼原是一种抗结核药,因有多说,多动,失眠和欣快感等中枢兴奋作用,1957年试用于抑郁病人并获得成功.动物实验证实其可逆转利血平引起的淡漠,少动,同时,脑单胺含量升高.推测其中枢兴奋和抗抑郁作用是因为大脑单受氧化酶受抑制单胺降解减少,使突解间隙单受含量升高的缘故.从而提示了动物行为和大脑单受类递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为精神药理和精神疾病病因学研究奠定的基础.
属于这一类的还有异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环丙胺等.这些药物曾一度广为应用,不久因陆续出现与某些食物和经物相互作用,引起高血压危象,急性黄色肝萎缩等严惩不良反应而被淘汰.
80年代后期出现了新一代半日受氧化酶抑制剂,即可逆性单胺氧化酶一个亚型(mao-a)抑郁剂,它的特点是:1对mao-a选择性高,对另一种同功酶mao-b选择性小,故仍可降解食物中的酷胺,从而减少高血压危象风险.2对mao-a抑制作用具有可逆性,仅8-10小时即可恢复酶的活性,而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抑制时间长达2周之久,因而也降低了与食物相互作用的危险.主要产品有吗氯贝胺,剂量150-450mg/d,分次服.据称疗效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当.
虽比老的半日胺氧化酶抑制剂安全,但仍应注意体位性低血压及潜在的食物,药物间相互作用,一般也不作为首选药.
2,三环类抗抑郁药
是紧接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之后的另一类抗抑郁药,以丙咪嗪为代表.
它的化学结构与氯丙嗪相似,原以为可能是一种新的抗精神病药,但临床试验结果大出所料,该药对精神分裂症无效,却能改善抑郁心境.以后又经大量,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证实,从而取代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一跃成为抑郁症治疗的首选药,垄断抗抑郁药市场长达30年之久.
三环类抗抑郁药共有产品10余种,我国除丙咪嗪外还有阿米替林,多虑平和氯丙咪嗪.马普替林虽为四环结构,但药理作用与三环类抗抑郁药一致.三环类抗抑郁药的适应证为各种类型抑郁症,有效率约70%-80%,起效时间1-2周,剂量范围50-250mg/d,缓慢加量,分次服.因镇静作用较强,晚间剂量宜大些.治疗范围血药浓度丙咪嗪和阿米替林为50-250ng/ml.
三环类抗抑郁药临床应用时间最长,药理作用研究得也最多最充分,简言之,其主要药理作用为:1阻滞单胺递质(主要为肾上腺素和5-ht)再摄取,使突触间隙单受含量升高而产生抗抑郁作用.2阻断多种递质受体,它与治疗作用无关,却是诸多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如阴滞乙酰胆大碱m受体,可能出现口干,视力模糊,窦性心动过速,便秘,尿潴留,青光眼加剧,记忆功能障碍;阻滞肾上腺素a1受体,可能出现加强哌唑嗪的降压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头昏,反射性心动过速;阴滞组胺h1受体,可出现加强中枢抑制剂作用,镇静,嗜睡,增加体重,降低血压;阴滞多巴胺d2受体,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内分泌改变.
抗抑郁药物副作用较重者,宜减量,停药或换用其他药.一般不主张两种以上抗抑郁药联用,由于本病有较高复发率,症状缓解后尚应维持治疗4-6个月,以利巩固疗效,防止复发.(2)电休克治疗:对病情严重,自杀观念强的病人,电休克治疗是当然的适应证,临床医生称之为“救命措施”.此法显效快,效果好,应不失时机地及早使用之.待症状缓解后,可用抗抑郁药物维持治疗.
应注意,在电休克治疗期间,抗抑郁药的剂量不宜过大.
(3)胰岛素低血糖治疗:对轻型抑郁或由于拒食而体质较差者,可改善其食欲.对失眠症状也有一定疗效.
温馨提示:
早发现,及早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