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您好,我的性格使我十分痛苦,就是做事,看书什么的时候要特别扣字眼,特别严谨,一点不能放松,特别钻牛角尖,然后什么东西不清楚就完蛋了,今晚就非要死磕,不然心里就不舒服,晚上也不愿睡觉,感觉很失败,而且我还不会表达,所以也不擅长问别人,非要自己死磕,经常在学习生活中,让我感觉非常痛苦,我不知道怎么办呢
病情分析:
你做的问题就是自己特别的喜欢抠字眼,一点都不能放松,而且经常的钻牛角间,很多的事情都是完美主义。
指导意见:
其实完美主义者在伴有很大的强迫症,其实是缺失非常痛苦的。而现实中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完美。就像每个人都知道有苹果手机,苹果的标志却是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而不是完全完美的苹果。你需要做的就是允许自己有不知道的东西,一个人也不可能什么都清楚,一个人也不可那样的完美,放松的面对的、放任他的一种存在就是一种自由。
嗯嗯,谢谢医生。。是啊是啊。哎呀,我真是。。我是从初中吧,然后开始就有这样子的表现,以前是走路必须踩格子,后来自己硬是控制,慢慢好了,然后就是我性格太爱钻牛角尖,最后不仅没效率还把自己折磨的头昏脑涨,但是我知道不可能什么知识都能理解,但是就是不行,凡是过我眼睛的,非要左思右想,而且我要想不通就会感觉焦虑,感觉烦躁,失落,然后一直低落,以至于我现在都不愿意看书了!家人以为我懒惰,其实不是的,我是害怕重复这个痛苦的过程!
一个人的性格就会成为一种习惯,你习惯了这样的思索,所以时间久了,不由自主的就会这么去做,因为你要求的太完美了,很多的是非常要完美,其实这样就会让自己非常的劳累。你只有想通了,给自己一个不去在乎的理由,其实一个理由就足够了,然后不去那样做,自己就会放松下来。
是的,有时不知道自己跟自己较什么劲,为什么一个普通人,自己这么累这么扛,弄得格格不入,感觉特别痛苦,又有点讽刺,感觉自己心里始终放不下那个标杆。我经常说话的时候也是要求精确,很多东西只要有一点不一定,我就要说可能,也许,一句话有时加几个,把别人听的云里雾里,莫名其妙。而且我的性格给我的身体也带来了影响,我经常在情绪焦虑,低落的时候出现肠易激综合征,吃了解痉挛的药物很快好了,还有会出现胃部不适,反流,心率快这样的症状,唉。。家人理解不了
其实很多的人都不理解你的情况,只是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你。遇到这种情况,还是需要尽早的心理咨询的,毕竟他给你带来劳累和不太舒服啊。只有你能够把那个标志放下来,一种淡定,允许任何事情都存在,你的心才能够放松。
根据你描述的情况看。你这种情况很像是强迫症。所以建议你一定要去精神卫生中心就医,让医生面诊一遍及时的治疗,如果你感觉这种状态对你的工作生活学习有影响,那就吃药治疗,你自己一定要学会调整,多培养些兴趣爱好,每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抓紧时间转移注意力,平时不要过度的追求完美,享受做事的过程对于结果顺其自然的去接纳。要学会包容自己,允许自己犯错误。所谓的人无完人。
病情分析:
你好,针对你描述的以上情况来看考虑你是个非常追求完美的人,并且不愿意求助他人,这与你的性格有一定关系,具有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的倾向。
指导意见:
像你这种状况就会让自己非常痛苦,因为人无完人,即便是在高深的学者科学家也有不懂的地方,也需要向别人求教,或者是借鉴别人的经验,所以你一定要改变你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建议进行心理治疗帮助改变。
以上是对“您好,我的性格使我十分痛苦”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医生,我感觉特别崩溃啊!我是从初中开始有的这么一个特点,刚开始是走路必须踩格子走,后来我都不愿意走路,觉得好累,再后来自己硬是改正,慢慢不那么厉害了。然后是学习上,非要死磕,一点点不知道都不行,最后不仅效率低而且累的头昏脑涨,进而就焦虑低落,恶性循环。我现在平时说话也是,必须保证完全准确否则就得加个可能俩字,有时一句话加几个也许,可能,就是我要求精准,结果别人听的云里雾里。我现在都不想看书了,家人以为我懒惰,其实是我不想重复那个痛苦的过程
这样看来你的强迫症的情况应该是比较严重的,已经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学习,建议去医院就医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或者是心理行为治疗。你也要顺其自然,避免纠结。
病情分析:
根据你的描述属于心理问题,偏执型人格,凡事较真儿爱专牛角尖。这与你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有关,内向,自卑不自信。
指导意见:
调整心态,放松自我,告诉自己,没有人任何事情都能弄得懂的,本来问一下别人,很简单就知道了,但自己一个晚上也想不明白,何苦呢。可以通过线下心理疏导,及时矫正你的认知,解除你的困扰。
病情分析:
可能是性格过于内向,遇到事情不好意思问别人,只有自己思考,爱钻牛角尖,一个问题,思考不明白就不放手就不罢休,让你感觉很烦恼。
指导意见:
希望你尝试着去改变自己,经常和熟悉的乐观开朗的朋友沟通交流,经常到户外去散散步,参加一些集体性的社交活动,扩大交际面,逐渐的锻炼自己的胆量,每天你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尝试着与别人沟通交流,尝试着与别人讨论问题,让自己自信起来,乐观起来,开朗起来。必要时也可以辅助心理咨询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