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阳穴是人体督脉的穴位,在背部第七胸椎的棘突下方,也就是稍微低头最凸起的地方就是大椎穴,是7胸椎的棘突正中线位置上的凹陷就是至阳穴。至阳穴主要的作用是能够清热、利胆、退黄,同时治疗胸胁局部的疾病。因为中医一般的穴位都有近治和远治两方面的作用。至阳穴在背部胸椎的位置上,所以治疗背部和胸胁的症状有一定的作用。比如肋间的神经痛、胁肋的疼痛、背部酸胀困痛都有一定的作用。同时还能治疗胆囊系统的问题,肝胆系统的问题,比如胆囊的慢性炎症,或者是急性炎症,还有肝胆系统的湿热,包括有结石等表现,常有胁肋的障碍、口苦、嘴黏、舌苔比较黄腻、大便偏干,或者大便比较黏稠,排便不畅。这个时候人体整体处在肝胆湿热偏重的情况下,可以选用至阳穴针灸配合治疗。
至阳穴位于背部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第七肋间水平线与正中线相交处即为至阳穴,适当按摩至阳穴,可以缓解腰背疼痛,缓解咳嗽气喘改善睡眠情情况等,可以到公立医院理疗科按摩。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