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咨询描述: 各位专家及朋友,大家好,我母亲六年前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经过牵引和吃药,有所好转,但是最近又有几次频繁的腰疼,现在这一次是突然起不来床了,休息了几星期好了点,但腿特别疼,都不能做,她现在一直在敷膏药,我想知道这样管用吗?因为父亲行动不便,我在外地上班没法请假回去,她没法做牵引,只能靠药物治疗,我想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药,我可以给她寄回去?
腰椎间盘突出怎么治?关键是辩证施治,对症下药效果才好。腰椎间盘突出疼痛时期,该注意什么?一: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二: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不要长时间在空调下,这样对腰部不太好!加强腰背部的保护。三:白天腰部戴一个腰围(护腰带),有利了腰椎的恢复。四: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如拖地板…)注意劳动姿势,避免长久弯腰和过度负重,以免加速椎间盘的病变。五: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六:平时的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平时还应注意: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2、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3、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4.、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中医药如何治疗:保守治疗可用中药外敷患处,也可同时用牵引配合治疗,但牵引时最好结合中医正骨手法效果才好,还有过度牵引容易导致腰椎不稳,疼痛加重,患骨质疏松症以及上年纪老年人不宜牵引。如何运用经济简单的中医药外治(外敷)治疗?中药外治法是祖国医学的传统疗法之一。在骨伤科中,外治法的应用更为广泛。临床证实,使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散寒祛湿、舒筋止痛的纯中药粉剂在颈腰膝等部贴敷,对缓解症状十分有效,而且价格十分低廉。中药外敷在我国有上千年史,它因副作用小、简单经济、药效直达病灶、效果显著而深受患者的欢迎。中药外敷方:外敷中药的品种很多,如“坎离砂”,“化坚膏”,“骨质增生外敷灵”,“痛痹外敷散”,“颈腰腿痛保健贴”…等中药外敷方剂,效果都很不错、而且价格也很便宜,中药散剂外敷患处药力可直达病灶,无副作用,此方法又经济又简单方便且效果明显。河南濮阳骨病研究所研制的“痛痹外敷散”效果也还是不错的,你不妨试试,该药为外用自热药,患者只需两天敷一次,每次每部位敷40分钟即可,一次一袋可用于人体多个部位或3个人同用一袋,该药不仅效果显著,而且价格也十分便宜。“坎离砂”,“化坚膏”,“骨质增生外敷灵”,“颈腰腿痛保健贴”,“痛痹外敷散”…都适应于:骨质增生、腰间盘突出、关节炎、腰肌劳损、颈肩腰腿疼等无菌性炎症老年患者,也适用于中青年患者。中药外敷其功能概括的讲就是:通经引络散寒祛湿、通窍消炎,走串散结,消肿止痛。其作用原理:通过皮肤直达病灶,疏通障碍,同时刺激皮肤改善微循环并激发人体调节功能,促进软骨关节代谢恢复平衡,从而消除病变,达到理想的目的。外敷膏药的同时可用下列中成药配合内服:可内服“大活络丸”或“小活络丸”或“骨刺消痛胶囊”…均可,内服“大活络丸”每次二丸,每日三次(24小时计算),用温黄酒送服,一个月为一疗程,疗程未达满意效果,可停药三日,继续用药。内服“小活络丸”每次二粒,每日2次,早晚各服一次,用温黄酒送服,10日为一疗程。疗程未达满意效果,可停药一日,继续用药至愈为止。建议你也可用下方自己去中药房加工内服:水蛭(不要制过的)、全蝎、土元、炮山甲(不要用油炸的,要用砂炒的)、乌梢蛇(蕲蛇最佳)各60克,蜈蚣20条,上药共研末,每服4克,日服2次,温黄酒送服。功效:舒筋活络,逐风搜邪,通痹镇痛。主治:骨质增生症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此方配合外敷中药外敷,再加食疗方,并注意卧硬板床,并注意休息,此乃神效方也)。也可同时用食疗法配合治疗:杜仲30克,淫羊藿10克,威灵仙25克、牛膝20g。分别研粉,后混合拌匀,再取猪腰子(猪肾脏或羊腰子)8个,破开,洗去血液,再放入药粉;摊匀后合紧,共放人碗内,加水少许,用锅装置火上久蒸。吃其猪腰子,饮其汤,每二日吃1剂,每日二次,早晚空腹,可连用2-4周。主治: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增生症,腰肌劳损,同时有补肾壮骨强腰之作用。祖国医学认为,腰为肾之府,腰脊属于肾,外络于经。肾主骨,主生髓。所以一定要补肾强骨。以上建议供你参考,祝早日康复!
温馨提示:
进行体育锻炼,但要适宜。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