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当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时,早期医生一般会选择溶栓药物来溶解血栓,比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和尿激酶,或通过手术取出血栓。后续需要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溶栓药物治疗:
rtPA溶栓一般适合年龄18~80岁、发病3小时以内的患者,有些患者可以放宽到4.5小时。尿激酶溶栓可以用于发病不足6小时的患者。
有一些患者不适合rt-PA溶栓治疗,如头部CT等影像学检查显示有出血、过去3个月内有重大头部外伤或发生脑卒中、过去曾有颅内出血、近期接受了颅内或椎管内手术、血压升高(收缩压≥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100毫米汞柱)。
介入手术治疗:
取栓治疗的目标是使血管再通,脑组织获得血流再次灌注。
适用条件主要包括:发病24小时以内的急性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闭塞性卒中,年龄≥18岁等。
牵拉力量过大或反复取栓操作,可能会造成血管损伤或破裂出血、取栓过程中栓子移位、碎裂,可能造成闭塞血管的邻近分支或次级分支血管栓塞、血管再次闭塞等[9]。
抗血小板药物:
如果患者不适合溶栓,且没有抗血小板治疗禁忌证,应通常在发病后48小时内尽早口服阿司匹林。急性期过后,改为预防剂量的阿司匹林。
溶栓治疗的患者,应该在溶栓24小时后才开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以下患者不能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消化道溃疡、对药物过敏、消化性溃疡病、活动性溃疡病患者及其它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者、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出血体质等。
温馨提示: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