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对长期腹泻、体重减轻的病例,应警惕小肠吸收不良的存在。诊断麦胶性肠病首先要与其他肠道器质性疾病、胰腺疾病所致的吸收不良加以鉴别。1)血液检查:多数为大红细胞性贫血,亦有正常红细胞性或混合性贫血。血清钾、钙、钠、镁均可降低。血浆白蛋白、胆固醇和磷脂及凝血酶原也可降低。严重病例的血清叶酸、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12水平亦降低。2)粪脂定量测定和脂肪吸收试验:一般采用Vandekamer测定法。粪脂定量试验方法简便,绝大多数的脂肪泻病人可据此作出诊断,但不够灵敏。脂肪吸收试验能精确地反映脂肪吸收状况。3)131碘-甘油三酯及131碘-油酸吸收试验:粪便131碘-甘油三酯排出率5%,或131碘-油酸3%,均提示脂质吸收不良。本试验方法简便,但准确性不如粪脂化学测定法。4)血清胡萝卜素浓度测定:为有价值的筛选试验,正常值大于100IU/dl。在小肠疾患引起的吸收不良时常低于正常,胰源性消化不良时正常或轻度降低。在营养不良,摄食不足、高热或某些肝病时亦可减少。5)其他小肠吸收功能试验:水溶性物质如木糖、葡萄糖、乳糖、叶酸可用于测定上段小肠吸收功能。在原发性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可有典型的减损,而在胰源性或其继发性脂肪泻时可正常。6)胰腺功能试验:在慢性胰腺炎、胰癌和胰囊肿性纤维化时,均可显示异常,以助胰源性吸收不良的诊断。7)胃肠X线检查:小肠常有功能性改变,多见于空肠中段及远端,主要表现为肠腔扩大,积液和钡剂沉积;肠曲分节呈雪片状分布现象;黏膜皱襞增粗或肠壁平滑呈“腊管”征;钡剂通过时间延缓等。胃肠X线检查还可除外胃肠道其他器质性病变。8)内镜检查:可作直视下活检,提高了小肠病变的诊断水平,基本上取代了盲目抽吸活检术。结肠镜有时可通过回盲瓣,观察回肠末端病变。
乳糜泄的患者的话,一般都是需要专门的医生指导下检查,近就根据情况来采取最好的方案的,一般这种情况的话,这个都是需要抽血,还有大便的这个检查的话,这个问题不大的。就要多注意休息,不要剧烈运动。一般都是需要通过治疗,之后都是可以改善。
温馨提示: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