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感染与清洗误区生殖道感染生殖道感染是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卫生部调查显示:女性下身异味、瘙痒、白带异常、阴道炎及宫颈糜烂等妇女病,发病率高达69%以上,成年女性生殖道感染率已经达到42.9%。据估计妇女一生中生殖道感染率并不低于呼吸道感染,而生殖道感染带来的早产、低体重儿、新生儿死亡及继发的上部生殖道感染、不孕,是患者面临的更严重的问题。生殖道感染的高发病率,与妇女对生殖器官卫生知识的掌握密切相关。女性的阴道口与尿道口、肛门邻近,而阴道口是女性内生殖器官与外界相通的开口,因此粪便、不干净的内裤、性交等很容易将致病菌带入阴道。医生问诊时经常听到的就是下面两种错误方法:错误一:许多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不够,卫生知识缺乏,不经常清洗外阴,不勤换内裤,在夫妻性生活中也不太注意性卫生,尤其是很难说服丈夫性生活前清洗下身,因此容易形成生殖道感染。错误二:有些城市妇女对自己的生殖道卫生非常注意,每天清洗外阴的同时,还要用各种清洗剂清洗阴道,导致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也很高。这是因为女性生殖道本身有比较完善的自然防御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阴道的自净作用:阴道上皮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糖原,而正常妇女的阴道中寄生着一种叫阴道乳酸杆菌的细菌,它能使这些糖原形成乳酸,使阴道内环境呈酸性,pH值保持在4.2~5,从而抑制大多数的病原体。而对阴道的过度清洗会杀死乳酸菌,破坏了这种天然形成的酸性环境,致病的细菌和真菌则乘机生长,在医学上叫做菌群失调,从而导致感染的发生。所以女性清洗阴部的正确原则应该是:适当清洗外阴,如非必要不要冲洗阴道,维护女性生殖道的天然防线,不破坏阴道内的生态平衡,不让外界的病原体进入阴道。备好自己的专用清洗盆和专用清洗用具、毛巾。清洗用具在使用前要洗净,毛巾使用后要晒干或在通风处晾干,最好在太阳下曝晒,有利于杀菌消毒。因毛巾日久不见阳光,容易滋生细菌和真菌。用温水清洗外阴部,必须用肥皂时,选用刺激性较小的婴儿浴皂,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大便后用手纸由前向后揩拭干净,并最好养成用温水清洗或冲洗肛门的习惯。若不揩净,肛门口留有粪渍,污染了内裤,粪渍内含有的肠道细菌会趁机拐入阴道,引起炎症。例假期间,要用温水勤洗外阴,勤换卫生巾,以免血渍成为细菌的培养基。清洗时不要使用碱性大的肥皂或高锰酸钾等化学物质以免改变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生殖道感染是很多妇女面临的疾病。它不但会给患者在身体上造成伤害,而且阴部的瘙痒、难闻的气味及夫妻性生活时的疼痛都给患者心理上造成更大的伤害。掌握正确的卫生知识,在生活中注重预防疾病的发生,才是远离痛苦的根本。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