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病热候》.
①阴阳气血虚亏引起的发热.《医学入门》卷五:“凡虚热皆因精神外弛,嗜欲无厌,阴气耗散,阳无所附,遂致浮散肌表而发热,实非有热也.”《证治准绳》卷一:“若无饮食劳倦,为内伤元气,此则真阳下陷,内生虚热,故东垣发补中益气之腐化,用人参,黄芪等甘温之药,大补其气而提其下陷,此用气药以补气之不足也;又若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则阳气偏胜而变为火矣,是谓阴虚火旺劳瘵之症,故丹溪发阳有余阴不足之论,用四物加黄柏,知母补其阴而火自降,此用血药以补血之不足者也.”《杂病源流犀烛·火病源流》.气虚热,升阳以散之,用补中益气汤,益胃升阳汤;血虚热,滋阴以降之,用滋阴降火汤,坎离丸;气血俱虚热,升阳滋阴兼用之,用十全大补汤,人参养营汤加知母,黄柏(见《杂病源流犀烛·火病源流》).
②指热病而见昏迷症状者.《石室秘录·热症门》:“发狂如见鬼状者,实热也;热病不知人者,虚热也.实热宜泻火,虚热宜清火.”参见气虚发热,血虚发热,阴虚发热,阳虚发热等条.
就医 疾病信息 健康经验 症状信息 手术项目 检查项目 健康百科 求医问药
用药 药品库 疾病用药 药品心得 用药安全 药品资讯 用药方案 品牌药企 明星药品
有问必答 内科 外科 儿科 药品 遗传 美容 检查 减肥 中医科 五官科 传染科 体检科 妇产科 肿瘤科 康复科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整形美容 家居环境 皮肤性病 营养保健 其他科室 保健养生 医院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