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息肉中医如何治疗
- 1胆囊息肉中医可以完全治愈吗?
- 问:病情描述: 患者:男27岁此前身体状况良好,于2010年11月12日早上例行体检发现有多发胆囊息肉,最大的0.4×0.6,请问这严重吗?可以通过中医治疗完全治愈吗?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想得到有效的帮助治疗的方法,最好是中医的不用手术的!
- 答:
- 张楠副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生长的病变,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等。本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为辅。意见建议:1、如果有症状的话,非手术治疗只能改善症状,而不能使息肉缩小,中医同样如此,只能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而不能够根治。2、你的检查结果提示为多发性胆囊息肉,如果有症状还是需要及时手术治疗的。如果没有症状,则可以每3-5个月复查一下B超,如果发现息肉增大则需要及时手术。医生询问:是否有症状?{[OnlyCharacteristic!!!No.1#120ask.com]ContentFlag} 提问人的追问 2010-11-13 17:23:59你好刘医师,我暂时还没有症状,因为我上月体检都没发现我患了胆囊息肉, 请问我现在就是只需要注意饮食就可以了吗?0.4*0.6单位是mm还是 cm? 回复人的回复 2010-11-13 17:27:11如果没有症状,可以暂时观察,定期复查,必要时可能还是需要手术治疗的,也没有必要做治疗(包括中医治疗)。0.4*0.6应该是cm,0.4*0.6mm还是在B超上是不能显示的。 提问人的追问 2010-11-13 17:31:15刘医师我还想请问下,我现在每天早上用豆奶粉调一杯水喝可以吗? 回复人的回复 2010-11-13 17:32:44胆囊息肉一般需要低脂肪饮食(如少吃动物内脏、蛋黄、肥肉等),豆浆主要是植物蛋白是可以喝的。
查看详情>>
- 2中医能治疗胆囊息肉吗
- 问:病情描述:中医能治疗胆囊息肉吗
- 答:
- 王东主任医师: 病情分析:通常临床上所称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一种胆囊腔内的良性占位性病变,以胆固醇性息肉多见,多无症状,部分患者仅有轻微的上腹部不适或隐痛,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指导意见:该病应以手术治疗为主,以非术治疗为辅。预防:饮食要有规律:早餐要吃好;要坚持低胆固醇低脂饮食;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纤维素含量,少渣饮食还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增加进餐次数,以刺激胆汁分泌,减少胆囊中胆汁淤滞浓缩。
查看详情>>
- 3请问多发性胆囊小息肉中医治疗效果好吗?
- 问: 岁 近日体检发现多发性胆囊小息肉,无感觉,想用中医治疗,请问效果好吗?
- 答:
- 爱心医生: 胆囊息肉的治疗,目前没有药物可以消除.绝大多数药物只能起到一个暂时缓解症状比如疼痛、炎症、消化不良等,也就是治标不治本;
现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平时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食品;生活作息要规律,不宜过度劳累;多运动,切忌就坐不动;多饮水,一天饮水2500毫升左右;
一般来说,胆囊息肉增大到5毫米以上后,其内部会生成血管,造成息肉增大的速度加快,胆囊恶变的可能性增大,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出现胆囊恶变,而又很难知道它的性质什么时侯会改变,造成思想有负担,因此一般建议进行治疗;
胆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是消化系统重要的一环.切除胆囊会对人体造成重创,引起长期的消化不良和腹胀腹泻,很多人切除胆囊后气色不好、体质差就是因长期的消化不良引起的.(详细情况见附文1:胆囊切除的危害;)因此只要有可能,都应该尽量保住胆囊;
切除胆囊对以后的生活及身体影响太大,因此建议采用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治疗,取出息肉,保住胆囊.手术的目的是摘除息肉、明确病理性质和防止恶变,解除心理负担.
要了解更多“保胆取息肉”手术的详细情况可通过百度搜索“保胆取息肉”.
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的介绍
在胆囊底作小切口进入胆囊腔后,使用硬性纤维胆道镜这一内镜设备,借助其影像清晰、放大倍数高等优点,可发现并用活检钳逐一清除更细小的胆囊息肉.当胆囊息肉大小超过6毫米以后,息肉绝大部分有小动脉供血,旧式手术方法经常出现钳夹息肉后“血肉模糊”的尴尬场面,借助于纤维胆道镜+电凝设备,用于摘除息肉后的止血,出血量极少,可为术者创造“无血环境”,既缩短手术时间,又避免了血块遮挡导致息肉的漏诊;并且,术中将息肉送病检,如为恶性病变则行胆囊癌根治手术,即切除胆囊;将息肉逐一清除干净,确保胆囊管通畅后关闭胆囊,逐层缝合腹壁,医用粘合胶粘合皮肤,无需拆线.术后第2天可下床活动,3到5天后即可出院.
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开创了微创手术和胆囊息肉治疗新的境界,保留胆囊,维持人体整体化平衡,取净息肉,安全高效,创伤更小,极具美容效果,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为目前国内治疗胆囊息肉最先进的方法.
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其主要意义是取出息肉,保留胆囊,维护了正常人体的平衡和生理功能.当然,它也充分体现了“微小创伤”的理念.严格的讲,所谓“微创”,主要是指对器官功能损伤的大小,而切口的大小都是次要的.保留了一个重要器官的功能,是最大体现微创含义标准.如果胆囊器官被切掉了,胆囊功能被丧失了,即便是采用所谓的“先进”的腹腔镜技术切除胆囊,切口再小,“恢复快”,也不能算是微创,应该是重创了.
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十分安全.此种手术无严重合并症,无死亡率.这是目前任何胆囊切除手术所不能比拟的.这也是病人最关心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对于那些胆囊已无功能、胆囊严重萎缩、胆囊癌变的病例则应胆囊切除,毫不犹豫.
当然,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方法,除了体现保留胆囊功能的微创精神外,还体现了切口小,创伤轻,恢复快,美容佳,收费低的特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切口小,平均2cm长,并且不做缝合,不需拆线,也不做造瘘;而传统胆囊切除术的切口长度为15—20cm,术后需拆线治疗,并留有较大的瘢痕;即使是采用腹腔镜所谓的“微创”手术,也有3个切口,与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相比,实在算不上“微创”,应该是“大创”了.
内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手术由切口进入腹腔不切断腹壁肌肉,故损伤极小,恢复快;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3到5日后出院.
要想保胆,就要趁胆囊功好的时侯治疗.要了解更多保胆手术的详细情况可通过百度搜索“保胆取息肉”.
- 曹兴军主治医师: 可试服大黄庶虫丸
查看详情>>
- 4目前治疗胆囊息肉的中医疗法
- 问:病情描述:多发性胆囊息肉,最大1.0cm,有3-4个小于1.0cm ,10年前最大为0.9cm 想保守治疗,中医有何办法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小找到中医能去根的方法
- 答:
- 潘亿文副主任医师: 您好,首先纠正您一个问题,胆囊息肉是一种癌前病变,有1公分,高度怀疑胆囊癌的风险,这个是不能够用中医的办法来去除的,必须要把胆囊切掉,做腹腔镜下胆囊切除。
- 爱心医生: 你好,胆息肉该怎么治是大多数患者的疑问,手术是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都需手术治疗。一般息肉超过1厘米才考虑手术。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药物治疗很大程度只是控制和缓解病情。对于胆囊息肉不论是单发还是多发,若并有胆囊结石(也不论是单发或多发),如果症状明显,经常出现腹痛、发热、消化不良,应及时摘除胆囊(首选腹腔镜摘除术)。
-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胆囊息肉B超胆囊息肉:是指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简称。常常造成患者延误.目前西医针对胆囊息肉的处理方式主要是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一则会出现如血管损伤、脏器损伤等并发症,无论是哪一种并发症,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再则是治标而非治本,因为手术针对的只是病灶,而没有针对致病因素,所以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胆囊息肉的治疗机理 一、矫正形成息肉胆汁,阻止息肉的生长与再生成。 二、改变病灶局部微环境,切断息肉营养供给,使瘤体从根部干枯、萎缩坏死“ 瘤亡蒂落 ”,通过体腔随大便排出体外。 三、活性成份附着瘤体表面,浸入息肉组织体内直接杀灭细胞,使其失活,不得复生。化腐生肌,修复基底组织,恢复胃、肠功能。 四、全面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纠正机体失衡状态,通过激活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使其增加体液免疫对致息因子的监控,促进淋巴细胞、单核吞噬和巨噬细胞对息肉组织的吞噬作用,纠正胆囊致息内环境调节,调整致息与抑息基因至正常平衡状态,从而治愈胆囊息肉。该疗法以调整、逆转患者整体病态因素、平衡阴阳入手,可从根本上使胆囊息肉逐渐缩小、吸收,最终完全消失,从而达到彻底康复的目的。临床经数万例观察,疗效显著,一般1—3个月可痊愈。意见建议:治疗胆囊息肉的几种偏方: 1、双花连胆汤 一、方剂: 自拟双花连胆汤处方:金银花、野菊花各20g,柴胡、白芍、厚朴、青皮、制香附、元胡、茯苓、茵陈各15g,黄连、龙胆草、甘草各10g。每天1剂,分3次服(早八点左右,下午两点左右,晚十点左右,没时间的话,就一天分2次服吧),疗程为30天。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禁食肥猪肉及蛋类食品等。 二、适应症状: 胆囊息肉,它是长在胆囊壁上的肿物,绝大多数是良性,仅极少数为恶性,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 三、治疗原理: 中医认为,胆囊息肉的形成原因有二:一是由于肝郁气滞,疏泄失常,气血运行不畅,久郁成瘀而致;二是因肠胃积滞,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蕴而化热,上蒸肝胆,使肝失疏泄,久郁成瘀而致。肝胆经络循行两胁,肝失疏泄,气滞不行故两胁胀痛;木郁克土使脾胃气滞故脘腹胀满或疼痛;湿热内蕴,肝胆气逆故见口苦咽干、烧心。舌苔黄腻乃肝脾湿热上蒸所致。本病的治疗原则应以疏肝利胆、清热泻火、健脾祛湿为主。双花连胆汤方中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龙胆草清热泻火;柴胡、制香附、青皮疏肝利胆;厚朴、前胡、白芍、甘草理气行滞、解痉止痛;茯苓、茵陈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疏肝利胆、健脾祛湿之功效。 胆囊息肉的临床分期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在治疗中,一般都要经过“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的过程,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下: 活跃增长期 相对稳定期 吸收消散期 胆囊息肉数量 不断增多 不变化 逐渐减少 胆囊息肉患者胆囊切除术后的饮食原则: 胆囊息肉患者切除胆囊后,机体便失去了胆囊的储存、浓缩、排泌胆汁和分泌等功能。表现在脂肪消化功能方面的问题是没有浓缩的胆汁进入小肠,肠内胆汁酸浓度降低,胆盐的含量也比正常人减少一半。如果摄入的食物中脂肪含量较多,会引起脂肪的消化不良并影响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经过一段时间后机体会逐渐适应和代偿,这一过程需要2~3个月。 因此,在这一段适应的时间里,对脂肪的摄入量要加以限制,尤其是1次不能吃含太多的动物脂肪的食物。一般采用少吃多餐的办法,一餐食量不宜过饱。食物内容可以是低脂半流食或低脂软饭,如各种粥类、面条、面包、饼干、豆腐、蛋清、去脂牛奶、低脂瘦肉、少纤维蔬菜和水果等。烹调以炖、蒸、煮的方法为宜。根据对食物的耐受情况,脂肪控制可以从每日20克过渡到每日40克。手术后经一段适应时间后,再逐渐放开对脂肪食物的摄取。
查看详情>>
- 5胆囊息肉有何治疗方法?不手术用中医中药治疗能否完全
- 问: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不手术治愈胆囊息肉
本次发病及持续的时间:九四年发现至今未治愈
目前一般情况:有时有一点小痛感觉,无其它症状。
病史:无其它病史
以往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及效果:胆壁有大小不等多颗息肉,直径为0.5-0.9cm。
辅助检查:B超检查
其它:
- 答:
- 王洋主治医师: 你好:胆囊息肉的治疗
1.B超检查发现的胆囊息肉,直径在0.5公分以内者,常为良性息肉。如无症状,不需治疗。但每隔半年左右要复查B超,观察息肉的动态变化。
2.若息肉的直径超过1.0公分,则有可能恶变,应选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摘除胆囊。术后应将摘除的胆囊息肉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息肉的性质。
3.对于胆囊息肉不论是单发还是多发,若并有胆囊结石(也不论是单发或多发),如果症状明显,经常出现腹痛、发热、消化不良,应及时摘除胆囊(首选腹腔镜摘除术)。
- 爱心医生: 你好: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是药物治疗很大程度只是控制和缓解病情。B超检查发现的胆囊息肉,若息肉的直径超过1.0公分,则有可能恶变,应选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摘除胆囊。术后应将摘除的胆囊息肉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息肉的性质。对于胆囊息肉不论是单发还是多发,若并有胆囊结石(也不论是单发或多发),如果症状明显,经常出现腹痛、发热、消化不良,应及时摘除胆囊(首选腹腔镜摘除术)。
查看详情>>
- 6胆囊息肉用中医辨证治疗在上海那所医院可以治疗???
- 问:详细病情及咨询目的:胆囊息肉会引起多种症状吗?我息肉大小为7MM.我觉的很困,很累.经常失眠多梦.请问医师:中医辩证治疗上海那所医院可以治疗?效果怎样?胆囊息肉会消除吗?
- 答:
- 代超医师: 你好!~上海中医院或是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应该可以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西医一般以定期观察为主,〉1厘米时主张手术治疗,中医辨证治疗可以通过整体调理疏肝利胆,活血化淤等治疗,改善症状,抑制胆囊息肉的生长,如果辨证准确也可以减小或是消除)
查看详情>>
- 7胆囊息肉9mm,请问如何治疗,中医有何建
- 问:病情描述:胆囊息肉9mm,请问如何治疗,中医有何建议
- 答:
- 林子煌副主任医师: 您好,其实你存在上述疾病关键还是自己保养好,目前来说并没有特效药物能够消除息肉的,本身息肉不算大,你可以尝试饮食调节好就行,避免刺激,辛辣,油腻等食物调节,必要时可以配合药物消炎利胆治疗,效果不好的话,那时就应该考虑手术了{[OnlyCharacteristic!!!No.1#120ask.com]ContentFlag} 提问人的追问 2012-11-13 09:56:00有没有疗效好的消炎利胆药物推荐,药店也容易买到的?中药是否值得一试? 回复人的回复 2012-11-13 09:58:40恩,可以服用消炎利胆片或是复方胆通片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