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快速问医生 > 健康同问 > 手足口病怎么防

手足口病怎么防

1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姚素艳主治医师: 注意勤洗手勤通风减少人多地方逗留是可以预防的
王竞医师: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经常通风;要勤晒衣被.流行期间不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流行期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皮肤(主要是手心,脚心)和口腔有没有异常,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
张树遵医师: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染的关键. 个人预防措施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查看详情>>
2请问手足口病如何预防?
:医生您好!现在好多地方正在流行儿童手足口病,应如何有效预防??谢谢!!!!!!
单宗春医师: 你好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甲类柯萨奇病毒,属于肠病毒的一种.手足口病多发生在夏天和初秋. 一、传染源:人是本病的传染源,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该病流行的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帕、玩具餐具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 3、易感人群:幼儿多发,小于3岁的年龄组发病率最高. 4、临床表现: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常拌咽痛.发热一至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黏膜.一至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常见于手掌、足底,也可见与臀部. 5、手足口病预防措施: 1、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2、做好晨间检查,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3、对被污染过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极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被褥、玩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 4、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5、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6、中药具有清凉解毒作用,如: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 文章连载之2: 最近是幼儿手足口病的多发季节,请各位家长留意、注意预防,以下是有关手足口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临床为口腔内、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故面得此病名.它也是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儿幼发病率最高.这种病具有周期流行的规律,一般2~3年流行一次.我国近10年来有过两次较大的浒.   治疗手足口病采用中药效果最好,一般用内服药和口腔涂药相结合,无并发站者一周左右即可治愈预后良好.也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按时工作对患儿预后至关重要.要定时让患儿用温水冲漱口腔;禁食冰冷或辛辣有刺激的食物,不要给予咸食,以免引起疼痛而拒食;饮食要易消化,吃一些清淡、质软、温性的饭菜,多喝温开水;要让患儿有足够的休息;要保证患儿衣服清洁,避免皮疹感染.本人辨证治疗本病多例,效果不错.   治疗方法   急性发作期手、足、口腔粘膜满布疱疹或溃疡,疼痛、发热烦燥,舌红、苔白或黄,指纹青紫或脉数.证因外感时邪病毒,脾胃蕴热泪盈眶郁蒸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方用自拟清热泻脾饮.药物组成:金银花、蒲公英、黄芩各10克,连翘9克,野菊花、赤芍大青叶各12克,石膏15~30克.兼高热有动风之亦者加羚羊角、蝉蜕;兼心米之炽盛者,合导赤散;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生地黄苡仁;兼阴虚者加麦冬、知母;兼风热犯肺者加桑叶、苦杏仁.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恢复期热退或微热.疱疹逐渐消退,胃纳欠佳等,此乃余邪未尽,治宜理脾助运,兼以清化.外方:谷芽、生意苡仁各15克,蝉蜕6克,钩藤、淡竹叶各9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本病中药古籍未有专门记载,但根据本病症状和特征,似属于中医“温病”、“湿温”、“时疫”等范畴,系实证、热证,治疗方法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米等.本人在临床观察本病除了手、足、口皮疹外,多兼发热、口臭、流涎、拒食、烦躁、大便秘结或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指纹紫滞等症状和体征.多为外感时邪病毒、内有脾胃蕴热所致治宜清热泻脾,解毒凉血.在急性期间用自拟方清热泻脾饮.本方有清热解毒、凉血透疹、燥湿除烦之功.使用本方应注意病中即止,以防过用苦寒易伤脾胃,即在热渐退、皮疹缩小、其他兼症缓解时改用理脾助运兼以清化之药物,务使祛邪不伤正,邪去正安.   预防措施预防措施主要是隔离病儿,加强婴幼儿卫生保健,以减少感染机会,这一点对幼托机构来讲非常重要.同时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造宜.
查看详情>>
3什么是手足口病?该怎么预防?成人有吗?
聂霞护师: 预防手足口病必须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应用温水漱口。要注意居室内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多饮白开水或清凉饮料,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经常彻底清洗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在手足口病流行时,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此外,家长还要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了抵抗力。治疗上可采用口服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和多种维生素;或用抗病毒药膏涂抹患处,消炎止痛。
宋晋副主任医师: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查看详情>>
4手足口病如何预防?症状是什么?..
:手足口病如何预防?症状是什么?
爱心医生: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经水或食物传播尚不明确。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病人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传播。主要通过人群消化道、呼吸道和分泌物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一般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张小娟医师: 您好,平时注意卫生勤洗手,症状是发烧,手足口腔有疱症.有什么不明白的,欢迎继续提问
马金峰医师: 手足口病发生时病儿常以发热起病,其热度不等,也有不发热者.但以低热者居多,约点半数.且常伴有流涎流涕,口痛咽痛及厌食等症状临床.手足口病预防措施:1,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2,做好晨间检查,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3,对被污染过的日常用品,食具等应消毒处理,患儿粪便极其他排泄物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被褥,玩具,毛巾等要在阳光下暴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4,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做好环境卫生,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5,家长尽量少带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还要注意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6,中药具有清凉解毒作用,如:板兰根,大青叶,金银花,贯众等具有一定效果,可用水煎服.
查看详情>>
5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全部症状:最近在新闻上看到最近儿童手足口病的病例越来越多,还出现了死亡病例。想了解一下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手足口病或什么中药可以预防。发病时间及原因:治疗情况:想要得到的帮助: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赵路红主治医师: 病情分析:您好 考虑现在是春季 也应该注意点意见建议:建议平时注意饮食及护理 多喝水喝白开水少吃容易助热的食物 孩子有内热就容易外感的 注意卫生养成好习惯 可以吃点中药制剂板蓝根冲剂
邓涛副主任医师: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爱心医生: 你好:手足口病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婴幼儿的轻型传染病,是由柯萨奇病毒所致的以口腔及手足出现水疱为特征,传染性较强,常在托儿所、幼儿园机构中发生小流行。本病一年四季均有发生,以夏季多发。诊断要点:1.潜伏期3~5天。可有低热、全身不适、腹疼等全身症状。2.在口腔、咽部、软腭、颊粘膜、舌和齿龈部位出现1~3mm的水疱,周围有红晕,水疱迅速破裂发展成糜烂和溃疡。掌跖或指趾侧、背面、臀部的皮损开始为红色斑丘疹,很快变成周围绕以红晕的小水疱,呈圆形,薄壁,数目由几个到几十个。3.一般7~10天自愈,不留痕迹,一般愈后良好。部分患者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迟缓性麻痹等,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为控制疫情蔓延、降低发病率,建议家长和托幼机构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在阳光下暴晒儿童的被褥、衣服和书本;对儿童使用的奶具、食具、饮具、玩具、厕具等,用“84”消毒液搽洗消毒;对儿童经常触摸的地板、桌椅凳面、床头、门把、扶手等,用“84”消毒液搽洗消毒;教育儿童并帮助幼儿饭前便后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没洗干净的瓜果;要保持儿童卧室、宿舍、房间充分通风;家长不带儿童去人群集中场所,不去医院探望病。
查看详情>>
6幼儿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幼儿园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赵路红主治医师: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传染性比较强,主要的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所以幼儿园要经常开窗通风,室内要保持清洁,并每天用84液消毒,有患病儿童要及时隔离。
薛飞主治医师: 应该注意一定要勤洗手,最好是要用六步洗手法,彻底洗手,清洁手部,一定要勤给室内通风,多喝水,注意孩子,得远离生病的孩子。
宋躐夫主任医师: 幼儿园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很简单,首先要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对于餐具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其次,每天早晨宝宝入园时要进行简单的体检,比如看看手足以及口腔是否有疱疹?体温是否正常?
查看详情>>
7手足口病怎么预防
:全部症状:没有,只是了解一下,谢谢发病时间及原因:治疗情况:想要得到的帮助:详细一点的比较好,说上症状
爱心医生: (一)个人预防措施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5.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二)托幼机构及小学等集体单位的预防控制措施1.本病流行季节,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2.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3.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4.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6.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对患儿采取及时送诊、居家休息的措施;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7.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根据疫情控制需要当教育和卫生部门可决定采取托幼机构或小学放假措施。(三)医疗机构的预防控制措施1.疾病流行期间,医院应实行预检分诊,并专辟诊室(台)接诊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导发热出疹患儿到专门诊室(台)就诊,候诊及就诊等区域应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室内清扫时应采用湿式清洁方式;2.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病人后,均应认真洗手或对双手消毒;3.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仪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4.同一间病房内不应收治其他非肠道病毒感染的患儿。重症患儿应单独隔离治疗;5.对住院患儿使用过的病床及桌椅等设施和物品必须消毒后才能继续使用;6.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进行消毒处理;重者隔离7.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肠道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时,要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报告。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你好。手足口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部分患者初期有轻度上感症状,如咳嗽、流涕、恶心、呕吐等等。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病疹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和皮疹通常在一周内消退。意见建议:怎样预防手足口病?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2、不要喝生水,多喝白开水;不吃生冷食物;3、家长接触宝宝前、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要认真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4、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清洗、消毒;5、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6、注意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瓜果;7、注意多进行户外活动,并避免日光曝晒;8、防止过度疲劳,以免降低机体的抵抗力;9、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玩具;10、避免孩子与患儿童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共用餐具等);11、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
爱心医生: 病情分析: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意见建议:要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对餐具、生活用品、玩具等应定期消毒。
查看详情>>
查看更多关于 手足口病怎么防 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