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成群骨骼肌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常可引起关节运动和强直,需及时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抽搐症状:抽搐症状多样。全身性抽搐时,患者会突然意识丧失,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先为强直性,肢体呈伸直僵硬状态,随后进入阵挛性阶段,即有节律地收缩与松弛交替,常见于癫痫大发作。局限性抽搐则局限于身体某一部位,如一侧眼睑、口角、手指或足趾的抽动,也可由局部肌肉的持续性收缩导致局部姿势异常,像书写痉挛,在书写时手部肌肉痉挛,影响书写动作。
2.抽搐治疗:治疗方法依据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对于癫痫导致的抽搐,多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通过抑制神经元异常放电来控制发作。脑部肿瘤、脑血管畸形等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抽搐,可能需手术切除病变组织以解除压迫或纠正异常结构。高热惊厥引起的抽搐,首先要快速降温,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冰敷额头、温水擦浴等,同时给予止惊药物如地西泮等。低钙血症引发的抽搐,需及时补充钙剂,提升血钙水平。
抽搐发作时情况紧急,家属要保持冷静,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导致窒息,解开患者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通畅。不要强行按压患者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抽搐缓解后,应及时送医,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严格按医嘱用药,定期复查,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