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神经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末梢神经损害的总称,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治疗方法包括对因治疗、药物治疗、康复治疗等。
一、末梢神经炎的表现:
1. 感觉障碍:初期常出现感觉异常,如针刺感、蚁走感、烧灼感等,随后可发展为肢体远端的感觉减退,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等,严重时可出现感觉缺失。患者可能对冷热、疼痛等刺激不敏感,容易发生烫伤、冻伤或受伤后不自知。
2. 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远端的肌力减弱,可出现手、足下垂,行走困难等情况。肌肉萎缩也较为常见,一般在发病数周后逐渐出现,以手部和足部的小肌肉更为明显。
3.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皮肤发凉、苍白或发绀,多汗或无汗,指趾甲粗糙、变脆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有血压不稳、心动过速等心血管系统症状。
2.末梢神经炎的治疗:
1. 对因治疗: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治疗,如药物中毒引起的需停用相关药物;营养缺乏导致的要补充相应的维生素;自身免疫性疾病所致的可能需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2. 药物治疗: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2、甲钴胺等,促进神经的修复和再生;疼痛明显者可使用止痛药物,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前列地尔等,有助于增加神经的血液供应。
3. 康复治疗:病情稳定后,可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肢体的运动功能训练、感觉训练等,以提高肢体的运动能力和感觉功能,促进患者的恢复。
治疗期间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促进身体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