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部位、检查方式、检查准备、检查风险、检查目的是肛门镜和肠镜存在差异的方面。
1. 检查部位:肛门镜主要用于检查肛管及直肠下端,通常能观察到距肛门缘约 10 - 15 厘米的范围;肠镜则可对整个结肠以及部分末端回肠进行检查,能深入到距肛门 100 厘米以上的肠道部位。
2. 检查方式:肛门镜检查时,患者多采取侧卧位,医生将肛门镜经肛门缓慢插入,直接观察直肠和肛管内部情况;肠镜检查需患者躺在检查床上,医生通过肛门将肠镜缓慢推进,在推进过程中借助肠镜前端的摄像头观察肠道内部。
3. 检查准备:肛门镜检查相对简单,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检查前排便即可;肠镜检查前需进行严格肠道准备,提前 1 - 2 天控制饮食,检查前一天晚上服用泻药清空肠道,以保证检查时视野清晰。
4. 检查风险:肛门镜检查风险较低,可能出现轻微肛门不适、少量出血等;肠镜检查风险相对较高,可能引发肠穿孔、肠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但总体发生率较低。
5. 检查目的:肛门镜主要用于诊断内痔、外痔、肛裂、肛瘘、直肠息肉等肛管直肠疾病;肠镜不仅能诊断结肠息肉、结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还可进行活检及某些治疗操作。
日常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预防肠道疾病。若出现便血、腹痛、腹泻、便秘等肠道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患者需积极配合检查和后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