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球菌感染的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泌尿系统症状、心内膜炎相关症状等。
1.发热:肠球菌感染人体后,作为病原体可激活免疫系统,免疫系统释放致热物质,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可出现低热,也可能是高热,具体体温因感染程度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2.腹痛:肠球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可引发肠道炎症反应,刺激肠道黏膜及周围组织,导致肠道痉挛,进而引起腹痛,疼痛部位多集中在脐周或下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如隐痛、胀痛或绞痛。
3.腹泻:感染致使肠道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功能紊乱,肠黏膜分泌过多液体,肠道蠕动加快,使得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缩短,水分吸收不完全,从而出现腹泻症状,大便次数增多,质地稀薄,严重时可呈水样便。
4.泌尿系统症状:若肠球菌感染泌尿系统,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因为细菌侵犯尿道和膀胱黏膜,引发炎症,刺激神经产生排尿异常感觉,还可能伴有血尿、尿液浑浊等情况。
5.心内膜炎相关症状:当肠球菌侵入血液并随血流到达心脏,侵犯心内膜时,可引发心内膜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还会有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心脏相关症状,严重影响心脏功能。
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食物前后。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定期通风。合理饮食,增强自身免疫力。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使用合适的抗菌药物,足量足疗程用药,以确保彻底清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