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10岁后发作风险降低,但因G6PD缺乏为基因缺陷,任何年龄接触诱因均可能突发溶血。
在婴幼儿时期,身体的红细胞膜稳定性较差,参与红细胞代谢的酶活性也不稳定。此时接触到蚕豆或相关氧化性物质,很容易引发红细胞破裂溶血,导致蚕豆病发作。儿童时期,虽然身体在不断发育,但仍未达到成熟状态。一些常见的生活用品、药物等,若含有可能诱发蚕豆病的成分,接触后依然有发病可能。
到了10岁后,身体的红细胞代谢系统基本发育成熟,对常见诱发因素有了更强的抵御能力,发病几率明显下降。不过,即便10岁后发病风险降低,也不能掉以轻心。需终身警惕溶血风险,即使成年后,接触蚕豆、磺胺类药物等诱因仍可能突发溶血,必须持续规避高危因素
日常生活中仍要注意避免接触已知的诱发物质,如避免食用蚕豆及制品,谨慎使用可能诱发溶血的药物。就医时要主动告知医生患有蚕豆病,以便医生合理用药,保障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