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导致血压降低可能与抑制环氧化酶、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血小板聚集、抗炎等有关。
1. 抑制环氧化酶:阿司匹林能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前列腺素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其合成减少后,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进而促使血压下降。
2. 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它可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产生一定影响,使醛固酮分泌减少,导致水钠重吸收减少,血容量降低,最终引起血压降低。
3.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阿司匹林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让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等舒张血管物质增多,使血管舒张,血压降低。
4. 减少血小板聚集:该药物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使血液流动更加通畅,降低血管阻力,从而对血压产生降低作用。
5. 抗炎:阿司匹林具有抗炎特性,可减轻血管壁的炎症反应,避免因炎症导致的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有助于血压的稳定和降低。
在日常使用阿司匹林时,要多关注血压变化。如果正在服用降压药,更要留意血压波动情况,因为阿司匹林与降压药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导致血压降得过低。若发现血压异常,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剂量,切不可自行随意增减药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或引发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