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后手一直疼可能是按压不当、血管损伤、感染、过敏反应、心理因素等。
1. 按压不当:抽血后若没有正确按压,比如按压时间不足、按压位置不准确、按压力度不够等,都可能导致血液渗出到皮下组织,引起局部疼痛和淤血。一般来说,正确的按压应使用棉球垂直按压在穿刺部位,保持3 - 5分钟,力度适中,以能感觉到轻微压迫感为宜。
2. 血管损伤:抽血过程中,针头可能会对血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尤其是反复穿刺或者针头较粗时,更容易引起血管壁的损伤,导致局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有时还会伴有血管周围的轻微肿胀。
3. 感染:如果抽血后穿刺部位没有做好清洁护理,细菌等病原体可能会侵入伤口,引发感染。感染初期可能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随着感染加重,还可能出现发热、化脓等症状。
4. 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对抽血时使用的消毒剂、采血器材等物质过敏。过敏反应除了手疼外,还可能出现局部皮肤瘙痒、皮疹,严重的可能会有全身症状,如呼吸困难、头晕等。
5. 心理因素:有些人对疼痛比较敏感,抽血后会过度关注手部的感觉,从而放大疼痛的感知。另外,紧张、焦虑等情绪也可能使身体对疼痛的阈值降低,让疼痛感觉更加明显。
抽血后要注意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防止感染。按压时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和时间进行。如果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红肿、发热、化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