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或炎症肝病病人经常查转氨酶,是为监测病情变化、判断治疗效果、评估肝脏损伤程度、预测疾病进展、筛查潜在问题等。
1. 监测病情变化:转氨酶存在于肝细胞内,当肝细胞受损,转氨酶会释放入血,血液中转氨酶水平就会升高。通过定期检查转氨酶,能及时了解肝细胞受损情况,直观反映病情是稳定、好转还是恶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判断治疗效果:在针对慢性或炎症肝病进行治疗时,转氨酶水平是评估治疗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若治疗有效,转氨酶会逐渐下降至正常范围;若持续不降或反而升高,提示治疗方案可能需调整。
3. 评估肝脏损伤程度:转氨酶升高幅度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脏损伤程度。轻度升高可能是轻微炎症,大幅升高则可能提示严重肝细胞坏死,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肝脏受损状况。
4. 预测疾病进展:长期转氨酶异常波动,提示肝脏持续受到损伤,可能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定期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潜在风险,提前干预。
5. 筛查潜在问题:部分慢性肝病初期症状不明显,通过定期查转氨酶,可在无症状阶段发现肝脏异常,及时找出潜在病因并治疗。
慢性或炎症肝病病人定期查转氨酶意义重大。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等。同时,务必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定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治疗,维护肝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