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手术后放置引流管主要有排出气体、引出液体、监测病情、促进肺复张等。
1. 排出气体:手术过程中会有气体进入胸腔,若不及时排出,气体积聚在胸腔内会导致胸腔内压力升高,压迫肺部,影响肺部的正常扩张和通气功能。引流管能将这些气体引出体外,维持胸腔内正常的压力环境,保障肺部的顺利复张和呼吸功能。
2. 引出液体:术后胸腔内会产生一些渗出液、血液等液体。如果这些液体在胸腔内大量积聚,容易引发感染,还会对肺部造成压迫。引流管可将这些液体及时引出,降低感染风险,减轻对肺部的压迫,利于术后恢复。
3. 监测病情:通过观察引流管引出液体的量、颜色、性质等变化,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术后胸腔内的情况。若引流量突然增多或减少,颜色出现异常,可能提示有出血、吻合口漏等问题,便于医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促进肺复张:引流管排出胸腔内的气体和液体后,胸腔内压力降低,有利于肺部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重新膨胀,恢复正常的形态和功能,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
早期肺癌手术后放置引流管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患者在术后要注意保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引流管受压、扭曲或脱落。同时要密切关注引流液的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护理和康复,以促进身体更好地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