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消炎药、抗菌药、抗病毒药等常被混淆。
1. 抗生素:主要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比如青霉素,它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达到杀菌的作用,主要针对细菌感染。
2. 消炎药:分为非甾体抗炎药和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通过抑制体内的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反应,常用于缓解疼痛、发热和炎症。甾体抗炎药如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抗过敏、抗休克等作用,但长期使用可能有较多副作用。
3. 抗菌药:是指对细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范围比抗生素稍广,除了天然的抗生素,还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像喹诺酮类药物,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阻碍细菌DNA复制,达到抗菌效果。
4. 抗病毒药:专门用于抑制或杀灭病毒的药物,比如阿昔洛韦,它能干扰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病毒的复制,主要针对病毒感染性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一有炎症就自行服用抗生素,这是不正确的。炎症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是感染性的,也可能是非感染性的。如果是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使用抗生素不仅无效,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等问题。所以,身体出现不适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