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到晚上就高,可能是饮食、运动、激素变化、药物因素、疾病影响等。
1. 饮食:晚餐若摄入过多高糖、高脂肪食物,或进食时间过晚,身体无法及时消化吸收,多余的糖分就会留存血液中,导致血糖升高。比如晚餐吃了大量蛋糕、油炸食品等,且临近睡觉才进食,血糖必然会上升。
2. 运动:白天运动量较大,身体消耗能量多,血糖相对稳定。但到晚上活动量骤减,身体代谢速度变慢,能量消耗减少,而晚餐摄入的能量未能充分消耗,就会使血糖升高。
3. 激素变化:夜晚人体激素分泌会发生改变,如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对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4. 药物因素:降糖药物剂量不足或服药时间不合理,无法有效控制夜间血糖。比如本该饭前服用的药物饭后才吃,或者药物剂量无法满足身体降糖需求。
5. 疾病影响:一些疾病如感冒、感染等,会引起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血糖升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差,也可能影响血糖调节。
日常要注意合理安排饮食,控制晚餐量和进食时间,适当进行晚间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同时,要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定期监测血糖。若血糖持续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