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是指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脑组织缺氧、缺血,进而影响脑功能的一种病理状态。下面介绍脑缺血的4个原因。
一、血管狭窄或堵塞:动脉粥样硬化是常见原因,血管壁上脂质斑块堆积,使血管内径变窄,阻碍血液正常流通。血管壁增厚、血栓形成等也会堵塞血管,像脑血管内血栓形成,会直接阻断血液供应,引发脑缺血。
2.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黏稠度增加会影响血流速度。当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等成分增多,或血浆中蛋白质等物质浓度改变时,血液黏稠度上升,流动变得缓慢,难以顺利通过血管,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3.心脏疾病: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源泉,若心脏功能出现问题,如心力衰竭,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会使脑部血液灌注减少。另外,心律失常时心脏跳动节律紊乱,也会影响心脏的泵血功能,间接引发脑缺血。
4.低血压:血压过低时,血液无法获得足够压力在血管内流动,难以到达脑部维持正常供血。常见于体质虚弱、长期营养不良者,以及突然改变体位导致的体位性低血压,都可能因血压骤降引起脑缺血发作。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有基础疾病者需积极治疗,定期体检。若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疑似脑缺血症状,务必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