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许多女性在生理期会面临的困扰,探究其出现的原因对于更好地应对和缓解痛经有重要意义。
一、原发性痛经原因:
1. 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合成与释放异常:女性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合成并释放前列腺素,其中前列腺素F2α和前列腺素E2含量增加,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出现痛经症状。
2. 子宫收缩异常:子宫收缩异常也可能导致原发性痛经。子宫收缩过强或不协调,会阻碍经血的顺畅流出,导致子宫内压力升高,引发疼痛。
3. 个体差异:饮食不规律、过度劳累、个体对疼痛过分敏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疼痛阈值降低,加重痛经症状。
2.继发性痛经原因:
1.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细胞本该生长在子宫腔内,但由于子宫腔经输卵管与盆腔相通,内膜细胞可由输卵管进入盆腔异位生长,在一些异常的位置出血后,就会产生疼痛。
2. 子宫腺肌病:主要由子宫肌层内的异位内膜腺体充血、周期性出血导致的痛经。除痛经外,由于子宫弹性降低、收缩能力降低,还会出现月经过多、行经时间延长的临床表现。
3. 盆腔慢性的炎症:盆腔炎症处在月经期时,会致使整个盆腔出现充血,在炎症刺激下引发疼痛。而且炎症会导致盆腔组织粘连,也会加重痛经症状。
4. 生殖道畸形:最常见的为残角子宫、阴道斜隔综合征、处女膜闭锁等梗阻性生殖道畸形,是导致青春期女性产生继发性痛经的潜在原因之一。因经血流出不畅,女性自月经初潮起,便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痛经。
出现痛经症状,日常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可通过热敷缓解疼痛。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选择温热、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生冷食物。若痛经严重、持续时间长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大量出血、头晕乏力等,务必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并接受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