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一般不会自行消失,通常症状较轻的患者在 2 至 3 个月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严重的患者可能长期无法自愈。
腱鞘炎是由于腱鞘因机械性摩擦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改变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当频繁活动关节,使肌腱与腱鞘过度摩擦,腱鞘就会出现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身体自身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在炎症初期,若能及时减少活动,给身体自我修复的机会,轻微的炎症有可能慢慢减轻。
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在发病后及时调整生活习惯,减少患病部位的活动量,让肌腱和腱鞘得到充分休息,同时配合适当的热敷等物理方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有助于炎症的吸收,这种情况下 2 至 3 个月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若病情较为严重,腱鞘的炎症反应强烈,出现明显的肿胀、疼痛,甚至影响到关节的正常活动,仅靠身体自身的修复能力很难使炎症消退,往往需要医疗干预,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否则可能长期存在症状,无法自愈。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长时间重复性的手部或其他部位的动作,工作一段时间后适当休息,活动关节。一旦出现腱鞘炎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不要盲目等待其自愈,以免延误病情,导致更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