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的表现有腹痛、腹泻、便血、恶心呕吐、发热等。
1. 腹痛:多为突发性,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常呈持续性,部位多以脐周或下腹部为主,给患者带来明显不适,影响日常活动与休息。
2. 腹泻:初期多为水样便,随着病情发展,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可达数次甚至十几次,肠道功能紊乱,影响营养吸收与身体正常代谢。
3. 便血:大便中可带有鲜血或暗红色血液,严重时可呈血性腹泻,这是由于细菌侵袭肠道黏膜,导致黏膜损伤、出血,血液随粪便排出体外。
4. 恶心呕吐:细菌产生的毒素刺激胃肠道,引发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频繁呕吐会导致患者脱水、电解质紊乱。
5. 发热: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高低不等,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是身体对细菌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治疗,按时服药、定期复查,以便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