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的宝宝老是哭闹不睡觉可能是饥饿、环境不适、尿布潮湿、肠绞痛、维生素 D 缺乏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喂奶、调整环境、更换尿布、腹部按摩、补充维生素 D 等。
1. 饥饿:一个月的宝宝胃容量小,消化快,容易饥饿。当宝宝饥饿时,就会通过哭闹来表达需求。此时应及时喂奶,母乳喂养按需喂养,奶粉喂养可根据宝宝体重和年龄参考奶粉说明书上的喂养量进行喂养,一般每 2 - 3 小时喂一次,喂奶后观察宝宝是否停止哭闹,安静入睡。
2. 环境不适: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线过强、声音嘈杂等都可能让宝宝感到不舒服而哭闹不睡觉。要保持室内温度在 22 - 24℃,湿度在 50% - 60%,可使用空调、加湿器等调节。拉上窗帘避免强光,保持安静,为宝宝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
3. 尿布潮湿:宝宝皮肤娇嫩,尿布潮湿会让宝宝感觉不适。要勤换尿布,当发现尿布湿了及时更换干净、柔软的尿布。每次换尿布后,用温水清洗宝宝臀部,擦干后可涂抹适量护臀膏,如氧化锌护臀膏、凡士林护臀膏、鞣酸软膏,预防红臀。
4. 肠绞痛:一个月左右的宝宝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肠绞痛。表现为突然剧烈哭闹,双腿蜷缩,腹部紧张。可将宝宝竖抱,轻轻拍打背部排出胃内空气,也可顺时针按摩宝宝腹部,每次 5 - 10 分钟,每天 3 - 4 次,帮助排气缓解疼痛。
5. 维生素 D 缺乏:维生素 D 缺乏可能影响钙的吸收,导致宝宝神经兴奋性增高,出现哭闹、多汗、易惊等症状。遵医嘱给宝宝补充维生素 D 制剂,如维生素 D3 滴剂、维生素 AD 软胶囊、维生素 D 咀嚼片,多带宝宝晒太阳,促进维生素 D 的合成。
日常要多留意宝宝的状态,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处理。喂奶后适当竖抱拍嗝,减少吐奶。注意宝宝的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若宝宝哭闹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呕吐、腹泻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