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半宝宝拉肚子吐可能是腹部着凉、饮食不当、肠道感染、过敏、乳糖不耐受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腹部保暖、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
1. 腹部着凉:宝宝腹部保暖不当易着凉,影响肠胃功能引发拉肚子吐。要注意给宝宝腹部增添衣物,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温度以 40 - 50 摄氏度为宜,每次 15 - 20 分钟,一天 3 - 4 次。同时可顺时针轻柔按摩宝宝腹部,促进肠胃蠕动和消化。若症状严重,遵医嘱用药,如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丁桂儿脐贴。
2. 饮食不当:宝宝进食过多、过快,或吃了不易消化、变质食物,会导致肠胃负担加重,出现拉肚子吐。需调整饮食,暂时减少食量,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南瓜粥、山药糊等。避免油腻、生冷、刺激性食物。若呕吐严重,遵医嘱用药,如多潘立酮混悬液、健儿消食口服液、复方胃蛋白酶散。
3. 肠道感染: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入侵肠道,引发炎症,导致拉肚子吐。要注意宝宝饮食卫生,勤洗手。若为细菌感染,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颗粒、庆大霉素颗粒。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口服补液盐。
4. 过敏:宝宝对某些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等,食用后会出现胃肠道过敏反应,表现为拉肚子吐。需及时排查过敏食物并避免食用。症状较轻可先观察,严重时遵医嘱用药,如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地奈德乳膏用于皮肤过敏症状辅助缓解。
5. 乳糖不耐受:宝宝体内乳糖酶缺乏,不能完全消化分解母乳或牛乳中的乳糖,引起拉肚子吐。可更换为低乳糖或无乳糖奶粉喂养。若症状明显,遵医嘱用药,如乳糖酶胶囊、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布拉氏酵母菌散。
日常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卫生和腹部保暖,根据年龄合理添加辅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若宝宝拉肚子吐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