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妈量少可能是过度节食、作息紊乱、宫寒、多囊卵巢综合征、宫腔粘连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调整饮食、规律作息、调理宫寒、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 过度节食:过度节食会使身体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生长和修复,从而导致月经量减少。应及时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多吃肉类、蛋类、新鲜蔬果等食物,逐渐恢复正常体重,月经量可能会随之改善。
2. 作息紊乱:长期熬夜、昼夜颠倒等不良作息习惯会干扰身体的生物钟,影响激素分泌,进而影响月经。要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 7 - 8 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尽量在晚上 11 点前入睡,一段时间后月经情况可能得到缓解。
3. 宫寒:宫寒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血排出受阻,引起月经量少。可通过腹部保暖,如使用热水袋热敷;多喝温热的红糖水、生姜水等暖宫散寒;也可在医生指导下艾灸关元穴、气海穴等穴位。遵医嘱服用艾附暖宫丸、少腹逐瘀颗粒、乌鸡白凤丸等药物调理。
4. 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会使卵巢功能异常,雄激素水平升高,影响排卵和月经。患者要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如慢跑、游泳等。遵医嘱服用达英 - 35 片、优思明片、二甲双胍胶囊等药物调节激素水平,改善月经状况。
5. 宫腔粘连:多次人流、刮宫等宫腔操作可能导致宫腔粘连,使子宫内膜面积减少,月经量变少。一般需要通过宫腔镜手术分离粘连,术后遵医嘱服用戊酸雌二醇片、黄体酮胶囊、坤泰胶囊等药物,促进子宫内膜修复和生长。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均衡,作息规律,适当运动,注意腹部保暖。出现月经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不要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