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中期尿失禁可能是盆底肌松弛、子宫增大压迫膀胱、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过度活动症、心理因素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盆底肌锻炼、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
1. 盆底肌松弛:孕期激素变化及子宫重量增加,使盆底肌支撑力下降。可通过凯格尔运动改善,即收缩盆底肌肉,保持 5 秒后放松,重复进行,每天 3 组,每组 10 - 15 次。还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盆底康复治疗仪辅助治疗,促进盆底肌恢复。
2. 子宫增大压迫膀胱:随着孕周增加,子宫不断增大,压迫膀胱导致容量减小。孕妇要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休息时可适当垫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减少液体摄入量,尤其是睡前 1 - 2 小时,避免大量饮水。
3. 泌尿系统感染:细菌入侵尿道引发炎症,刺激膀胱导致尿失禁。需增加水分摄入,每天保证 1500 - 2000 毫升,多排尿冲刷尿道细菌。遵医嘱服用头孢克肟胶囊、阿莫西林胶囊、三金片,按时按量用药控制感染。
4. 膀胱过度活动症: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出现不自主收缩。孕妇要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膀胱刺激。可进行膀胱训练,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增强膀胱储尿能力。
5. 心理因素:孕期精神紧张、焦虑等影响排尿。孕妇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家人多给予关心和支持,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孕中期出现尿失禁情况,孕妇不要过于紧张。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同时,按照医生建议定期产检,及时了解自身和胎儿健康状况,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