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引起的肌酸激酶高可能是剧烈运动、肌肉拉伤、过度训练、营养缺乏、药物副作用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休息调整、物理治疗、补充营养、调整用药等。
1. 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后身体代谢加快,肌肉组织会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肌酸激酶释放入血,引起数值升高。通常经过适当休息,减少运动量,让身体有时间恢复,肌酸激酶水平会逐渐下降至正常。一般休息一周左右,期间避免再次进行高强度运动,可进行如散步等低强度活动促进恢复。
2. 肌肉拉伤:运动中姿势不当或用力过猛易造成肌肉拉伤,损伤处的肌肉细胞破裂,肌酸激酶大量进入血液。应立即停止运动,在拉伤后的 24 - 48 小时内进行冷敷,每次 15 - 20 分钟,每天 3 - 4 次,之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还可遵医嘱外用云南白药膏、消肿止痛酊、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来缓解疼痛与肿胀。
3. 过度训练:长期过度训练使肌肉持续处于疲劳状态,超出身体承受能力,引发肌酸激酶升高。需要合理调整训练计划,减少训练强度和时间,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例如将每周训练次数从 5 次减为 3 次,每次训练时长缩短 30 分钟左右,同时增加训练间隔时间。
4. 营养缺乏:身体缺乏维生素 C、D 及钙、镁等微量元素,会影响肌肉正常代谢和修复,运动时易导致肌酸激酶升高。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如橙子、牛奶、坚果等。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维生素 C 片、维生素 D 软胶囊、葡萄糖酸钙锌口服溶液进行补充。
5.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他汀类降脂药等可能引起肌酸激酶升高。若怀疑是药物副作用,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比如将阿托伐他汀钙片换成瑞舒伐他汀钙片,或遵医嘱服用依折麦布片、普罗布考片等替代药物。
运动引起肌酸激酶高后,要多关注身体状况,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若肌酸激酶长时间异常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肌肉无力、疼痛加剧等,应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