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咳嗽可能是过敏、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气候因素、气道高反应性等因素,需要针对病因治疗,可采取的方法有远离过敏原、抗感染、避免刺激、注意保暖、降低气道敏感性等。
1. 过敏:过敏是支气管咳嗽常见原因,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过敏原后,支气管黏膜受刺激引发咳嗽。患者要及时脱离过敏环境,症状较轻者可自行缓解。遵医嘱服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胶囊、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等药物,能有效减轻过敏反应,缓解咳嗽症状。日常可进行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后尽量避免接触。
2. 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支气管,导致炎症,引发咳嗽。病毒感染多有自限性,注意休息、多饮水。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抗生素治疗。支原体感染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罗红霉素胶囊等。治疗期间要注意监测体温等症状变化。
3. 物理化学刺激:吸入冷空气、刺激性气体如烟雾、化学物质等,会刺激支气管黏膜引起咳嗽。要尽快脱离刺激环境,呼吸新鲜空气。咳嗽明显者可遵医嘱用右美沙芬糖浆、喷托维林片、复方甘草片等药物止咳。平时要尽量避免前往有刺激性气体的场所。
4. 气候因素:气温骤变、空气干燥等气候因素可诱发支气管咳嗽。在寒冷天气注意保暖,外出佩戴口罩。空气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咳嗽严重时,遵医嘱服用氨溴索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桉柠蒎肠溶软胶囊等药物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缓解咳嗽。
5. 气道高反应性:气道处于高反应状态,受到轻微刺激就易引发咳嗽。可遵医嘱使用布地奈德气雾剂、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气雾剂等药物,降低气道敏感性,减轻咳嗽。日常要规律作息,适度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支气管咳嗽患者日常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饮食上多吃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按照医生嘱咐按时用药,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