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腺肌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聚焦超声消融治疗、中医治疗等。
1.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较轻、有生育要求及近绝经期患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如达那唑胶囊,它能抑制卵巢甾体激素的合成,使子宫内膜萎缩,从而缓解因子宫内膜腺肌症导致的月经量过多、痛经等症状;孕三烯酮胶囊,可抑制排卵,使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让异位内膜萎缩退化;亮丙瑞林微球,通过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降低雌激素水平,达到缩小病灶、减轻症状的目的,以上药物均需遵医嘱用药。药物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不适症状。
2. 介入治疗:通过栓塞子宫动脉,使病灶局部缺血缺氧,导致病灶组织坏死、萎缩,从而减轻症状。对于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是一种选择。子宫动脉栓塞后,减少了对异位内膜的血液供应,使其生长受限,进而缓解因内膜异位生长引发的疼痛等问题,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3. 聚焦超声消融治疗:利用超声波的热效应,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聚焦于体内病灶,使病灶组织温度瞬间升高,发生凝固性坏死,达到破坏病灶的目的。该方法不开刀、不流血,对子宫的损伤较小。对于有生育需求且病灶较局限的患者较为适用,通过精准破坏异位内膜病灶,减少病灶对子宫正常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4. 中医治疗:中医通过辨证论治,采用中药内服、针灸等方法来调节机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中药如桂枝茯苓丸,可活血化瘀、缓消癥块;少腹逐瘀汤加减,能温经散寒、化瘀止痛;八珍益母丸可益气养血、活血调经,遵医嘱服用以改善患者体质,调节内分泌,缓解子宫内膜腺肌症带来的不适。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经络气血运行,改善子宫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症状。
5. 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症状严重或无生育要求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切除术,可根治子宫内膜腺肌症,因为切除子宫后,异位的内膜组织失去了生长的环境,痛经、月经过多等症状会随之消失;还有病灶切除术,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切除病灶可减少病灶对子宫肌层的破坏,改善子宫的形态和功能,提高受孕几率。
在治疗后,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规律。饮食上,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营养均衡。同时,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恢复情况,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