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的中医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中药外洗、针灸、推拿、食疗等。
1. 中药内服:依据麻疹不同阶段辩证用药。初热期,常用宣毒发表汤,以辛凉透表、清宣肺卫,助疹毒外达。见形期,选用清解透表汤,清热透疹,使疹毒顺利透出。恢复期,用沙参麦冬汤,养阴益气、清解余邪,促进身体恢复。
2. 中药外洗:用西河柳、浮萍等药物煎水,趁热擦洗患儿颜面、四肢等部位,能助麻疹透发,减轻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
3. 针灸:针刺大椎、肺俞、合谷等穴位,在初热期可起到疏风清热、透疹解表作用;在恢复期针刺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能健脾和胃、益气养血,促进身体康复。
4. 推拿:通过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等手法,在初热期可疏风解表;按揉肺俞、脾俞等穴位,在恢复期能调节脏腑功能,增强体质。
5. 食疗:初热期可食用香菜、葱白等辛温发散食物,助疹毒外透。恢复期宜用百合、银耳等滋阴润肺食物,促进身体恢复。
治疗期间,要注意患儿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居住环境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饮食上遵循清淡、易消化原则,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若病情变化或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