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的并发症有休克、出血、急性血管内溶血、精神异常、急性肾衰竭等。
1. 休克:登革热病毒可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外渗,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进而引发休克。患者可出现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 出血:病毒侵犯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壁受损,凝血功能障碍,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斑、消化道出血、咯血等不同部位的出血表现。
3. 急性血管内溶血:较为少见,可能与登革热病毒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有关。红细胞被破坏,释放血红蛋白,可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等症状。
4. 精神异常:部分患者在患病过程中或康复后可能出现精神异常,如焦虑、抑郁、失眠、认知障碍等,可能与病毒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以及患病后的心理压力等因素有关。
5. 急性肾衰竭:登革热病情严重时,可因肾脏灌注不足、病毒直接损伤肾脏等原因,导致急性肾衰竭,出现少尿、无尿、血肌酐升高等表现。
登革热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一旦出现上述并发症相关表现,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要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休息,保证营养摄入。康复后也需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处理,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