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要做的检查有血常规、脑脊液检查、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影像学检查等。
1.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一般在10~20×10⁹/L,中性粒细胞增至80%以上,核左移,嗜酸粒细胞可减少。
2. 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无色透明或微混,白细胞计数多在50~500×10⁶/L,个别可高达1000×10⁶/L以上,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随后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3. 血清学检查:特异性IgM抗体测定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一般在病后3~4天即可出现,两周达高峰。补体结合试验、血凝抑制试验等可用于回顾性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4. 病毒分离:病程早期可从血液或脑脊液中分离病毒,但阳性率较低。死后可取脑组织分离病毒。
5. 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可发现脑实质内低密度或异常信号影,有助于了解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日常生活中,若怀疑感染流行性乙型脑炎应及时就医检查诊断。确诊后需积极配合治疗,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按时用药、定期复查。同时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饮食上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以促进恢复。